一为散吏寄郊坰,三见南山木叶零。
病著不能朝帝所,老来只合奉祠庭。
绣衣玉节官仍作,流水桃花路再经。
洞口故人应问我,淹留何处发星星。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闻降湖北提盐》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为散吏寄郊坰,
三见南山木叶零。
病著不能朝帝所,
老来只合奉祠庭。
绣衣玉节官仍作,
流水桃花路再经。
洞口故人应问我,
淹留何处发星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曾几作为一名散官(无官无职的官员)被流放到湖北地区提盐的感受和心情。诗中描述了他在乡间的寂寥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作者因病无法进京朝见皇帝,只能在老年时光里恭敬地侍奉祠庭。他穿着华丽的衣袍,手持玉节,仍然保留着官员的仪态,沿着流水和桃花盛开的路再次行进。在洞口,他期待着故友的问候,思考着自己流落何处,心中的星星是否还会闪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被贬谪的境况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命运的领悟。诗中表达了对官员身份的怀念和对过去荣耀的留恋,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与人情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期盼。
诗中所提到的南山、木叶、流水、桃花等自然景物,以及绣衣、玉节等官员的象征,都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的遭遇和心境,给人一种深沉而忧郁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流放生活和内心感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和温暖的期待。这种寄托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辛酸与无常,以及对希望和人情的坚持。
危微精一,传之在心。二典勋华,光于有临。大原自天,端倪孰寻。岂无畴咨,培高浚深。寝明以昌,举元难壬。烝哉明良,嗣此德音。匪鉴而讽,匪扆而箴。启迪在初,有开宸襟。岩廊南风,{珍去王加衤}衣鼓琴。渊跃籋云,匣铏发镡。达其己充,泽彼苍黔。王度之恢,如玉如金。进而虞
治疾如治盗,要使复其常;藉曰用戈矛,全之宁欲伤。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忿,直欲事欧攘?欧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华陀古神医,煎浣到肺肠,取效虽卓荦,去死真毫芒。君审欲除盗,惟当法龚黄,抚摩倘有道,四境皆耕桑。我亦以治疾,不减玉函方。
知得清名二十年,登山上坂乞新篇。除书近拜侍臣去,空院鸟啼风竹前。
梅黄又见纤纤雨。客里情怀两眉聚。何处烟村啼杜宇。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利名萦绊何时住。恼乱愁肠成万缕。满眼兴亡知几许。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诵史胸翻海,谈兵气拔山。奔驰非得已,矍铄未容闲。瓜戍开年赴,梅关趁腊还。同僚如问我,炊玉待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