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摇尾乞人怜,视死如归气浩然。
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
乾坤万劫英雄尽,文节双高日月悬。
惆怅老身空有泪,玉亭无路荐寒泉。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文节谢公挽歌》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不甘屈辱地寄人篱下,宁愿视死如归的坚毅情怀。他以自己的悲愤之情,对时代的浮躁和社会的颓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志未酬的英雄形象,他是独自一人支撑起整个天地的柱子。诗人通过“千古六经俱扫地”这一形象描绘了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深忧虑,而他自己却能够在这个颓废的时代中保持自己的品格和尊严。
诗人运用了乾坤万劫和文节双高的意象,表达了他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对他们的逝去的惋惜之情。他感叹自己的年老和孤独,对自己的无奈和艰难处境表示了深深的悲伤。最后两句“玉亭无路荐寒泉”,表达了他对自己无法得到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心情。
这首诗以豪情万丈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他对整个时代的颓废和社会的不公进行了有力的抨击。这首诗既是对英雄的赞颂,也是对时代的呼唤,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思想内涵。
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
山空寺古紫苔侵,更喜渔樵不见寻。坐对秋阴晚萧瑟,风吹败叶入廓深。
未信仙都子,曾识老仙翁仙都,槐城所领宫观。卿卿少年去后,心与道人同。挥尘不须九锡,开阁苦无长物,闲日醉千钟。一笑欠伸起,儿戏大槐中时槐城方放妾。友彭聃,招园绮,傲乔松。年来多惯世事,莫莫恼司空。等得三朝好老,恰则而今虚左,梅信已先通。富贵正不免,从此学痴聋
问卓诸公半虎狼,魏旗四指不留藏。老瞒淯水如先死,不必炎刘果后亡。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不愤连年别,那堪长夜啼。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古寺荒凉近水涯,钟声朝暮落渔家。昔年踪迹曾经此,依旧残阳伴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