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契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怜君不久在通川,
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契定求才济世,
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
正是陶钧海内年。
肯向泥中抛折剑,
不收重铸作龙泉。
诗意:
白居易在此诗中表达了对李尚书担任重要职位的祝贺和敬佩之情。诗人认为李尚书在通川地区担任职务的时间不会很长,但他已经展现出了新的才干和领导能力。白居易将李尚书比作夔契和张雷,夔契是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张雷是传说中的神医,他们都以自己的才能和聪明才智为世人造福。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李尚书在新的职位上能够辨别是非和冲破阻碍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对李尚书的敬佩和祝贺之情。诗人通过比喻,将李尚书与夔契和张雷相提并论,赞美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卓越才能和对世人的贡献。诗中也透露出对李尚书在新的职位上能够有所作为的期待,希望他能够以自己的才干和智慧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整首诗以对李尚书的称赞和祝贺为主题,通过简练而富有表情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对李尚书的敬佩之情。诗中的比喻和意象丰富,使得诗意更加深远。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李尚书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才能和智慧的敬仰,以及对李尚书未来发展的期待。整首诗意蕴含深厚,展示了白居易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才的赞美之情。
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俗事常妨把一杯,等闲开过小园梅。自伤惟有寻春梦,百舌无情又唤回。
虐籴安能峙糗粮,只因根本暗中戕。并缘鼠猾丰衣食,受纳狼贪富橐囊。中户白科都罄室,列城黑腐谩盈仓。边尘澒洞烽烟急,民命如丝谨勿伤。
与玄虽非童九龄,向来亦既许攀鳞。从容撰屦饱言论,我知公直社稷臣。此心炯炯贯白日,何止不欺寻丈室。霜台白简凛乘骢,史馆诛奸森直笔。紫岩先生子张子,百世一人嗟已死。室中八十四骊珠,千载流芳同信史。
浮云起层阴,空中薄为雾。檐端雨声寒,客子念迟暮。祝融如昨日,白帝已更御。寒声傍络纬,秋意入庭树。六龙疾其驱,岁月不吾与。妇子催授衣,荒城闻砧杵。
山中之人,耘夫耕民。鲭厥五侯,其如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