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荆河掾,尚有柏台威。
移职自樊沔,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
松菊无君赏,乡园懒欲归。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闻裴侍御胐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中文译文:
闻说裴侍御胐自襄州司户职位调动到豫州司户,
由于此事,他写信投寄给我。
他曾是我在荆河任职的同事,
如今他在柏台上展示着威严的风采。
他从樊沔调职而来,
他的美名传遍了帝王的领地。
从前我曾在林巷中住宿,
抱着酒壶经过柴扉。
可惜松菊花朵无人赏识,
我懒得回到故乡园林。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给他的朋友裴胐的一首赞颂之作。裴胐是孟浩然在荆河任职时的同事,后来调到豫州司户。孟浩然听说裴胐的调动,感到惋惜。诗中表达了孟浩然对裴胐的敬重和思念之情。他回忆起曾经在林巷中度过的时光,赞美裴胐的才华和威严,并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园林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孟浩然独特的清新风格展现了友情和思乡的情感。通过描述裴胐的职位调动和自己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描写简洁明快,清新自然,展现了孟浩然独特的诗境。他用松菊无人赏的形象,暗示了自己在他乡的孤寂和无奈,对故乡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皇歌。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