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真诀恋禅扃,羽帔方袍尽有情。
仙骨本微灵鹤远,法心潜动毒龙惊。
三山未有偷桃计,四海初传问菊名。
今日劝师师莫惑,长生难学证无生。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闻释子栖玄欲奉道因寄
欲求真诀恋禅扃,
羽帔方袍尽有情。
仙骨本微灵鹤远,
法心潜动毒龙惊。
三山未有偷桃计,
四海初传问菊名。
今日劝师师莫惑,
长生难学证无生。
中文译文:
听说释子栖抱着要奉献道义的心情,因此写了这篇信寄给你。
我渴望探求真正的修炼之道,钟情于禅修的闭关寂静。
我穿着羽帽和袈裟,完全倾注情感。
仙人的身躯虽然微小,但是它的精神距离灵鹤遥远。
我的法心潜藏,宛如毒龙惊醒。
三座山峰到目前为止还从未见过偷桃的行动,
四海之内才开始传说着问到菊花的名字。
今天,我劝告师父们不要困惑,
长生之道难学求证无生之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炼道德理念的崇拜和追求。他渴望得到真正的禅修秘诀,追求修炼的闭关静默。诗人以仙人和龙的意象来描绘自己的精神状态,表达了对于精神与身体的无限追求。诗人借用偷桃和问菊的形象来描述自己力图成为修炼的楷模。最后,诗人向师父劝告,希望他们不要困惑,因为探索长生之道和证明无生的理念是十分困难的。整首诗通过线索的拼接揭示了诗人对于修炼道义的热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