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屯多似撒星沙,夜月犹闻奏月笳。
尚有空囊随杜甫,幸无复壁累王涯。
草根木实逃生饭,石室泥龛到处家。
天下苍生是谁误,当年悔不坏庭麻。
《闻西兵复至又为逃隐计二首》是宋代陈著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军屯多似撒星沙,
夜月犹闻奏月笳。
尚有空囊随杜甫,
幸无复壁累王涯。
诗词中描述了军队驻扎的地方繁多,宛如撒满星沙;虽然夜晚,却依然能听到酣畅悠扬的月笳声。作者提到了杜甫的空囊,意指古代诗人杜甫的诗篇中有许多关于逃避战乱的描写,这与诗中的主题相呼应。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庆幸之情,他幸运地没有像王涯那样被战乱所困扰。
第二首:
草根木实逃生饭,
石室泥龛到处家。
天下苍生是谁误,
当年悔不坏庭麻。
这首诗词以草根和木实作为隐喻,形容了逃避战乱的人们只能依靠野草和野果为生存之道。石室和泥龛则象征了逃避的场所,他们无家可归,只能四处流浪。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战乱造成的苍生痛苦的疑问和懊悔,作者认为这一切是谁的过错,如果当初能够阻止战乱,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这两首诗词揭示了宋代战乱时期人们的逃避和苦难,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反思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隐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战乱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
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此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最险王干三岭路,加之雨滑马行迟。忽惊山客俱来迓,谁报家人已预知。饤果待斟分岁酒,剪蔬先赋立春诗。春闻六十犹痴谚,尚少一年焉不痴。
一点秋光寄画图,秋来吟鬓似枫疎。晴烟染树看何足,缺月梳云状不如。暑退凉生蝉有语,水长天远雁无书。此心直欲鹏南举,不学蜘蛛结网居。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松柏今在兹,安忍思故乡。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行行当自勉,不忍再思量。
双桐生空井。枝叶自相加。通泉浸其根。玄雨润其柯。绿叶何蓩蓩。青条视曲阿。上有双栖鸟。交颈鸣相和。何意行路者。秉丸弹是窠。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连亘如长城。仰干云霄不盈尺,俯视天高浮寸碧。闲云吞吐溢涧谷,飞泉喷洒下石壁。中有一山名芙蓉,端冕正色群山空。望之可敬不可慢,僧言直与衡岳同。坡陀突兀作云洞,虎豹蹲踞栖鸾凤。闻道前山开辟日,曾住浮屠几千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