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闻莺》

春光容与晓风高,花映金涂见羽毛。
莫讶绿杨留不住,内园新雨熟含桃。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闻莺》是宋代诗人夏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氛围。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光容与晓风高,
花映金涂见羽毛。
莫讶绿杨留不住,
内园新雨熟含桃。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黎明时分的美景和活力盎然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喜悦之情。诗中融入了一些自然元素和景物,如明亮的春光、清晨的微风、盛开的花朵、闪烁的羽毛、嫩绿的杨柳、新雨滋润的桃树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蓬勃生机。首句"春光容与晓风高"描绘了明媚的春光和清晨微风的高涨,给人以明亮、轻盈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花映金涂见羽毛"这句,以鲜花映衬着金色的阳光,展示了动态的画面,同时描绘了飞舞的鸟羽,使整个春景更加生动。接下来的两句"莫讶绿杨留不住,内园新雨熟含桃"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绿杨不会永远停留,而新雨滋润下的桃树已经成熟。这些景物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春天变迁的不可逆转,同时也透露出对于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短而精准的语言,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瞬间美好的珍惜。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明亮、轻盈和生机盎然的氛围,同时也被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所触动。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传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慨,展示了夏竦独特的诗歌艺术。

  • 《二年陵阳不见中秋月》

    陵阳乱山中,阴雺日夕发。晴光尚希见,况复求夜月。二年逢中秋,曾不识皎洁。烟云尔何事,常此作蓬勃。才令薄中明,已遣浓处没。群邪利幽暗,左右觉窸窣。清光若蒙蔽,谁为我磨指。庭下倚高株,露华沾鬓发。

  • 《挽龙图待制徐良能墓》

    少日蜚声竦白袍,暮年策足上青霄。功名略已追前辈,事业真堪托后凋。谏草半焚烟寂寂,琐窗一梦夜寥寥。古塘原上谁行路,只有哀笳引葬箫。

  •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天公水墨自奇绝,瘦竹枯松写残月。梦回疏影在东窗,惊怪霜枝连夜发。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物。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龙眠居士本诗人,能使龙池飞霹雳。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龙眠胸中有千驷,不独画肉兼画骨。但当与作少陵诗,或自与君拈秃笔。

  • 《夜雪泛舟游南溪》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 《和王司法雨中二首》

    无那诗愁着莫人,风颠雨急更昏昏。登临无地可散策,剥啄阿谁来扣门。安得与渠呼玉酒,醉余同看落金盆。斋厨索寞如悬罄,惭愧酸寒遣一尊。

  • 《浙江亭别客》

    诸公来此欲凭阑,秃树粘云溼不乾。小燕正嫌三月雨,老莺又受一春寒。楼头呼酒尽情饮,江上遇花随意看。莫怨人生有离别,人生到此别离难。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