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分元无守,跳粱遂不臣。
美新应有赋,思汉定何人。
晚景嗟逢此,孤忠尚欲伸。
君王在灵武,日伫靖风尘。
《闻有衣冠附伪命者》是宋代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听说有人以虚伪的衣冠附和权贵,忠义被分割而无所守,却能跳跃于危险之间而不屈服。美好的新时代应该赋予每个人以责任,思考汉朝的定位需要何种人才。晚年景况令人慨叹,孤独的忠诚仍然渴望表达。君王在灵武,每天都沉思于风尘之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思考和反思。诗人曹勋表达了对那些以虚伪的外表追逐权力和地位的人的不满和遗憾。他认为在现实中,忠诚和义气往往会被利益分割和侵蚀,而那些能够保持正直和坚守原则的人很少见。诗人呼吁美好的时代应该给予每个人以责任和使命,同时思考如何找到真正符合汉朝精神的人才。诗人在晚年对这种现状感到惋惜,但他仍然怀抱着忠诚的信念,渴望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声。最后两句提到君王在灵武,似乎在表达诗人对当权者的期望和希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道德缺失的忧虑和对真正忠诚精神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衣冠虚伪者的批判,揭示了权力和地位对人性的侵蚀。他渴望建立一个美好的时代,让每个人都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寻找那些真正具备汉朝精神的人才。诗人的慨叹和对晚景的嗟叹,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对道德价值的思考。然而,诗人依然坚守自己的忠诚信念,渴望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声。最后两句提到君王在灵武,或许是对当权者的期待与希冀,希望他们能够正视社会问题,静心思考,而不仅仅陷于尘世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担忧和对真正忠诚精神的向往。它引发了读者对当代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并呼唤每个人都能保持忠诚和正直的品质,为创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风盛事昔无闻,乃祖词场笔有神。一榜豪英收几士,同年伯仲看三人。今君科第欲惊世,他日文章当致身。意惬归来能访我,亦令宗派倚生春。
有位方忧失,无家岂念归。贤愚竟谁得?今昨两皆非。世事无长算,人情忽骇机。细思如意处,惟有钓鱼矶。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阻陪称寿席,想见醉芳樽。嘉庆宜图画,簪绅遍子孙。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从龙浴日仰光辉,万里鲸涛扈六飞。晋国曾闻四蛇宇,周家亲睹一戎衣。东巡王气随天仗,西狩麟经在紫微。江海孤臣孝忠志,大恩未报重嘘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