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问月》

百万苍生罹热恼,三年素女苦高寒。
清光若解知民瘼,留与人间夜夜看。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问月》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百万苍生受炎热之苦,
三年来,素女忍受严寒。
明亮的月光仿佛能解除人们的忧愁,
它留在人间,夜夜守望。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苍生之苦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百姓遭受炎热和寒冷之苦的关切。诗中提到了三年来素女忍受高寒的形象,暗示了长时间的寒冷和困苦。然而,明亮的月光给人以安慰和温暖,它似乎能够解除人们的烦恼和痛苦。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这种温暖和慰藉能够长久地留在人间,每个夜晚都能给人们带来安心和守望。

赏析:
《问月》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苍生的苦难和月光的温暖,通过对比展现了人间的痛苦与月光的宁静。诗人通过描写素女三年的苦寒生活,反映了百姓长久以来的困苦和辛酸。然而,明亮的月光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舒适,它仿佛能够解除人们的忧愁和烦恼。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希望这种温暖和守望能够长久地存在于人间,给人们带来安慰和慰藉。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苍生痛苦和月光温暖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对人间疾苦的关切和对美好的向往。诗词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同时,诗中的意象也给人以美好的联想,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氛围。整首诗词通过对人间苦难和月光温暖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的追求和希望的力量。

  • 《和淮南太尉留题凤州王氏别业》

    清秋看长鹭雏成,说向湘僧亦动情。节屋折将松上影,印龛移锁月中声。野人陪赏增诗价,太尉因居著谷名。闲想此中遗胜事,宿斋吟绕凤池行。

  • 《和张荆州所寄》

    明时未可废谭兵,壮岁宁容便乞身。何人为向水头去,凭仗殷勤一问津。

  • 《浣溪沙》

    _玉偎香倚翠屏。当年常唤在凝春。岂知云雨散逡巡。不止恨伊唯准拟,也先伤我太因循。而今头过总休论。

  • 《马上晚吟》

    人少街荒已寂寥,风多尘起重萧条。上阳落叶飘宫树,中渡流澌拥渭桥。出早冒寒衣校薄,归迟侵黑酒全消。如今不是闲行日,日短天阴坊曲遥。

  • 《晨起》

    勋业文章谢不能,生涯分付一枝藤。身同湘浦孤舟客,心羡庐山下版僧。倦枕厌闻窗外雨,残膏犹在壁间灯。草芝要及清晨服,深媿蛮童为扣冰。

  • 《题壁》

    下玄八千亿甲子,丹飞先生严含质。谪下中天被斑革,六千甲子。血食涧饮厕猿狖,下浊界。景云元纪升太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