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里何堪病再来,愁边不复酒相开。
一生也作千年调,两脚犹须万里回。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卧疾绝句》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该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身患重病的遭遇和内心的苦闷。
诗意:
诗人在病榻上,对于再次生病的遭遇感到无法忍受。他在病痛和忧愁的困扰下,无法再享受与朋友共饮的欢乐时光。他思考自己一生的经历,意味着他曾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现在却被病痛所困扰,无法再远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文字描绘了作者病重的境况,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愁情感。诗人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病痛对他生活的限制和痛苦的程度。他描述自己无法再与朋友一同饮酒,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病痛所带来的隔离感的无奈。
诗人借用了"千年调"和"万里回"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他一生中所经历的艰辛和辛酸。"千年调"指的是经历了许多年月的困苦,而"万里回"则意味着即使病痛缠身,他仍需奔波万里去追寻自己的心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疾病的无奈和对于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简练而凝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楚和无奈。通过对病痛的描绘,诗人唤起了读者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逆境中的坚韧的思考。这首诗以简单而朴素的语言,展示了人类生命中脆弱和坚强的对比,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深思。
蟹肥鲈腯未多夸,橘绿橙黄正自嘉。左手把莼右持酒,何当共醉木犀花。
晋朝名理汉循良,胡粉宫闱紫界墙。得请仍辞史官笔,忆归重换会稽章。閒寻岳寺茶香细,盛会江楼鱠缕长。官是秋曹俱老大,异时同约棹沧浪。
花到红梅真有韵,人生白发未宜愁。只须竟就花前醉,如此风流不外学。
万柄荷花红绕路。锦连空、望无层数。照水旌旗,临风鼓吹,行遍月桥烟渡。堪笑年华今已暮。身西上、梦魂东去。一曲亭边,五云门外,犹记最花多处。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一疏春浮瘴海涯,五年山县寄莲花。已拚姓字无人识,检点封章得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