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吴给事挽词》

我来镜水问遗民,想见堂堂报国身。
五月陂塘三百里,千年庙学一番新。
世传风烈今无数,自许经行得最亲。
一读金陵补天议,始知高处更惊人。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吴给事挽词》是宋代文人项安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来到明镜之水前,询问那些离乡的百姓,希望能见到那些堂堂正正报效国家的人。五月时分,水塘的边际延绵着三百里,而庙堂的教育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焕发出崭新的气象。世人传颂着那些英勇烈士,如今已经数不胜数,而自己则骄傲地认为自己是其中最亲近的。当我阅读金陵补天之议时,才知道高处的境界更加惊人。

诗意:
《吴给事挽词》是项安世对时代风云和自身立场的反思与表达。诗中,他以自己的身份来询问那些辞官离乡的百姓,希望能遇见那些忠于国家的人。他描绘了水塘延绵的景象和庙堂教育的长久历史,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诗人认为世间流传着许多英勇烈士的事迹,而自己则自认为是其中最亲近的。然而,当他读到《金陵补天议》时,才真正意识到高处的境界更加令人震撼。

赏析:
《吴给事挽词》通过对离乡百姓和国家报效者的思索,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富有力量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水塘和庙堂的气势与历史的沉淀。诗人对众多英勇烈士的赞美与自认为是其中最亲近的态度,彰显了他对国家荣誉的渴望和自豪。然而,当他读到《金陵补天议》时,他不禁产生了对高处境界的敬畏和惊叹,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这种转折让诗词更加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个人与社会、人生与境界的思考。

总的来说,《吴给事挽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英勇烈士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局限性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对时代和自身的反思,引发读者对国家、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

  • 《甘州曲》

    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 《辋川集二十首》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 《句》

    嫚侮群豪夸大度,可怜容得辟阳侯。

  • 《赏花至湖上》

    吾国名花天下稀,园林尽日敞朱扉。蝶穿密叶常相失,蜂恋繁香不记归。欲过每愁风荡漾,半开却要雨霏微。良辰乐事真当勉,莫遣匆匆一片飞。

  • 《东楼落成二绝》

    人道楼前碍瓮城,无多山色到檐楹。那知皂盖行春日,却与春风最有情。

  • 《赠净慈主人五首》

    炊珠爨桂走门徒,须信高人道不孤。政使过门尽侯主,也须拳棒做工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