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中百花开,西施晓上姑苏台。
霞裙翠袂当空举,身轻似展凌风羽。
遥望三江水一杯,两点微茫洞庭树。
转面凝眸未肯回,要见君王射麋处。
城头落日欲栖鸦,下阶戏折棠梨花。
隔岸行人莫偷盼,干将莫邪光粲粲。
《吴宫春词拟王建》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吴宫春天的美景和作者对君王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馆娃宫中百花开,
西施晓上姑苏台。
霞裙翠袂当空举,
身轻似展凌风羽。
遥望三江水一杯,
两点微茫洞庭树。
转面凝眸未肯回,
要见君王射麋处。
城头落日欲栖鸦,
下阶戏折棠梨花。
隔岸行人莫偷盼,
干将莫邪光粲粲。
这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春天气息,以吴宫的景色为背景,展示了繁花盛开的美景。作者以西施为形象,描绘了她在清晨登上姑苏台,穿着霞裙、翠袖在空中舞动,轻盈如展翅的凌风之羽。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女性之美的赞叹。
诗词中还透露出作者对君王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遥望三江水的景象,以及洞庭湖畔微弱的两点,暗示出作者离君王的距离遥远。作者凝视着远方,眼神坚定,不愿回头,表示了他渴望与君王相见的强烈愿望,并期待能够在射麋之处与君王相会。
最后两句诗中,描绘了城头夕阳下鸦鸟归巢的景象,以及下阶处戏弄折落的棠梨花。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诗词的情趣和生动感,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于平凡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包括行人和普通景物的渴望和眷恋。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表达充满了诗意,展示了作者对春天美景和君王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吴宫春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对君王的期待,使诗词既具有了景物描写的特点,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愿望。
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人品如君,人尽道,士林横绝。那更是、关西流庆,三山英杰。欣遇当年神降日,又逢初度阳生月。把八千余岁祝君龄,为君说。君自有,封侯骨。君不是,栖鸾客。况如今东阁,正收人物。坦腹素知王逸少,求贤不必商岩说。便明朝、有诏自天来,君王礼。
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君子将遥役。遗我双题锦。临当欲去时。复留相思枕。题用常着心。枕以忆同寝。行行日已远。转觉心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