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芜湖口留别弟信臣》

少也远辞亲,俱为异乡客。
昨日偶同归,今朝复南适。
南适畏简书,叨兹六百石,重念我当去,送我江之侧。
溪山远更清,溪水深转碧。
因知惜别情,愈赊应愈剧。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芜湖口留别弟信臣》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也远辞亲,俱为异乡客。
昨日偶同归,今朝复南适。
南适畏简书,叨兹六百石,
重念我当去,送我江之侧。
溪山远更清,溪水深转碧。
因知惜别情,愈赊应愈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梅尧臣和他的弟弟信臣分别的场景。两兄弟年轻时离别亲人,都成为异乡客。昨天他们偶然一起回到家乡,但今天梅尧臣要再次南下。南下时他担心写简短的书信,带着六百石(古代计量单位,表示一定数量的粮食)的重负,深感离别之重。然而,他认识到对离别的情感越是珍惜,离别的痛苦也就越加剧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情感的复杂性。诗人用简短的句子和流畅的韵律,将离别的场景描绘得生动而深刻。

首句“少也远辞亲,俱为异乡客”表达了两兄弟年轻时离开家乡,成为异乡客的情景,展现了他们早年离别的情感。接着,诗人描述了他们昨天偶然相聚的场景,这一时刻的重逢使离别的痛苦更加明显。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述了他即将南下的情景。他担心写简短的书信,同时带着六百石的负担,这表达了他内心的焦虑和责任感。他思念将要离开的这片江之侧的土地,表现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溪山远更清,溪水深转碧。因知惜别情,愈赊应愈剧”,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情感的理解。溪山的远处更加清晰,溪水更加深邃而湛蓝,这暗示着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复杂情感,揭示了时间对离别情感的深化作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使离别的痛苦更加真实而深刻。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上具有共鸣力,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离别的苦楚和思念之情。

  • 《少年行赠袁养直》

    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僮奴晒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 《建隆郊祀八首》

    洁兹五齐,酌彼六尊。致诚斯至,率礼弥孰。以介景福,永隆后昆。重熙累治,帝道攸尊。

  • 《久客和子远用老杜韵》

    舟解风还顺,江神亦世情。滞留三月过,攀送一帆轻。行此关吾道,穷通任此生。梅梢春已动,冰雪漫纵横。

  • 《太湖诗·初入太湖(自胥口入,去州五十里)》

    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今朝得游泛,大笑称平昔。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连空淡无颣,照野平绝隙。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疏岑七十二,eH々露矛戟。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坼。树动为蜃尾,山浮

  • 《如梦令》

    九九明词要正。修整亘初元性。须是返阳阴,决作清吟雅咏。贤圣。贤圣。容许陈如梦令。

  • 《又湖州作(四首·书寄班恕齐·试温生笔,写》

    长城小姬如小怜,红丝新上琵琶弦。可人座上三株树,美酒沙头双玉船。小洞桃花落香屑,大堤杨柳扫晴烟。明朝纱帽青藜杖,更访东林十八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