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杨柳拂征蓬,一望菱花漾晓风。
人在画楼高处立,鹭鸶飞入水晶宫。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吴江旅思》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丝杨柳拂征蓬,
一望菱花漾晓风。
人在画楼高处立,
鹭鸶飞入水晶宫。
中文译文:
细长的杨柳拂打着征途上的蓬草,
远处一眼望去,菱花在晓风中泛起涟漪。
我站在高楼的画阁中,
白鹭飞入水晶般的宫殿。
诗意与赏析:
《吴江旅思》以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离家旅行时的思绪和情感。诗人以杨柳和蓬草的交织为开篇,形容了征途中的荒凉和孤寂。这里的杨柳和蓬草都具有柔弱的特点,与诗人的离愁别绪相呼应。
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远处,看到了泛起涟漪的菱花。这里的菱花代表着家乡的美好景色,也是诗人思乡之情的象征。晓风吹拂着菱花,使其泛起涟漪,带给诗人一种温暖和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站在高楼的画阁中,这个位置象征着诗人的孤高和独立。白鹭飞入水晶般的宫殿,形象地描绘了它的轻盈和优雅。这里的水晶宫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家园,而白鹭的飞入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诗中的景物形象化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情绪,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园的眷恋之情。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再岁来相叹,三杯忽语离。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春阴漠漠护轻寒,春昼无聊午梦閒。幽鸟不知人意改,衔花飞傍小阑干。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
瘴云岚雨几时归?应把周南视九夷。旧说鬼神惊落笔,新传狐兔骇搴旗。韶江石老箫音在,庾岭梅残驿使迟。自古朱弦清庙具,莫贪鹏海看天池。
未吃金丹看十洲,乃将身世作仇雠。羁游数地值兵乱,宿在孤城闻雨秋。东越云山却思隐,西秦霜霰苦频留。他人折尽月中桂,惆怅当年江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