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是唐代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置身于林中,思念黄炼师、追寻桃源的场景,表达了对先贤传说和隐居者的向往和敬仰,以及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道教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松间白发黄尊师,
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
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
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
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
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
便欲投诚依道源。
诗意:诗词以武陵山为背景,写诗人在松林间凝望黄炼师,燃香祭拜,仿效禹步时期的祭祀仪式。随后诗人欲前往桃源,却听到鸡犬的啼鸣声,让他产生怀疑。然后诗人提到了桃花源的传说,表达了对那些国家盛世却退隐深山的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对自己作为武陵郡的小官却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尚品格感到愧疚。诗人听说秦时有人避地另辟蹊径,至今仍与世隔绝。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开元观的宁静环境,表达对官场繁杂喧闹的厌倦,以及对宁静和道教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暂时放下世俗的事务,希望能真正投入到追求道教境界的道源之中。
赏析:这首诗词以描写和表达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黄炼师和桃源的敬仰和向往,同时表达了对当时官场环境的厌倦以及对宁静和道教境界的追求。通过描写武陵山的景色和社会背景,诗人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矛盾、思考和奋斗的状态。这首诗词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思想和态度,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并表达了对隐居生活和道教的向往和崇尚。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独特,给人以诗意悠长、思考人生的感觉。
著破青鞋,浑不忆、踏他龙尾。更冷笑、痴人擘划,二三百岁。殇子彭篯谁寿夭,灵均渔父争醒醉。向江天、极目羡禽鱼,悠然矣。杯中物,姑停止。床头易,聊抛废。慨事常八九,不如人意。白雪调高尤协律,落霞语好终伤绮。待烦公、老手一摩挲,文公记。
要题咫素问何如,病过春风体益癯。采得山茶漫持寄,草玄余暇想时须。
半山佳句,最好是、吹香隔屋。又还怪、冰霜侧畔,蜂儿成簇。更把香来薰了月,却教影去斜侵竹。似神清、骨冷住西湖,何由俗。根老大,穿坤轴。枝夭袅,蟠龙斛。快酒兵长俊,诗坛高筑。一再人来风味恶,两三杯后花缘熟。记五更、联句失弥明,龙衔烛。
江海归来见似人,离披犹自少风尘。何如淡月山庄夜,百幅清溪乱写真。
八十蹁跹老阿兄,一窗风雨伴双清。武昌近日音书少,时听湖边过雁声。
灵兮安留,烟燎既升。有硕其牲,有俎斯承。匪牲则硕,我德惟声。缓节安歌,庶几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