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萧索,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和粟。
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
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鉏,百钱携赏丝桐客。
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
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中文译文:
云萧索,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和粟。
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
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鉏,百钱携赏丝桐客。
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
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中叶的社会现实和民生困境。云萧索,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和粟,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庄稼的欣欣向荣。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揭示了农民和吏人的贫穷和被剥削的状况。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表现了农民朴实的生活和富饶的土地。殷勤为我下田鉏,百钱携赏丝桐客,描写了农民勤劳的精神和期待富饶的愿望。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圣。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宫廷的权力。
赏析:
这首诗贴近社会现实,描绘了农民和吏人的艰苦生活,以及自然的美丽。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关中关东地区的风物和人物的特点。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底层人民的困境和期待。诗人运用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朴实的感情,使整首诗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同时,诗人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而深刻的揭示,呼应了诗歌的社会功能,使这首诗成为唐代社会风貌的生动写照,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露宿泥行草棘中,十年春雨养髯龙。如今尺五城南杜,欲问东坡学种松。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为问何如插杨柳,明年飞絮作浮萍。
园林芳事渐阑珊,客思无聊午梦残。红杏花繁蜂蜜饱,碧芹香老燕泥乾。光阴有限鬓已白,勋业无杨心尚丹。倚遍吟阑天俗暮,一帘风雨卷青春。
道在无今昔,才难有屈伸。青编知了意,白眼付时人。镜里颜容旧,胸中事业新。绝叹知味鲜。渠自说甘辛。
仙子仙郎,两情今是欢娱会。莲花池内。好个鸳鸯对。一自芳容,一自才华最。真佳配。荣华富贵。寿考千秋岁。
清风扫郁蒸,爽气生户牖,客中淡无事,翛然一杯酒。书生拙自料,事业期不朽;少年忝朝迹,蹭蹬今白首。历观千载事,和戎固尝有。定襄五原间,乃可画地守。神州在何许,东巡已去久。煌煌一统业,谟训其可负?荆楚多剑客,宣润富弩手,孰能用其长,坐使老农亩。讲武幸长杨,劳军
天寒书殿晓班清,气爽仙盘瑞露零。讲罢群公佩声散,一竿宫日转槐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