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遯推严子,招贤仰汉光。
营求思旧学,物色访君方。
聘问期终得,形容尚未忘。
羊裘方审识,蒲乘遂搜扬。
不羡云台绘,还归钓濑傍。
高风今尚在,江水与俱长。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物色访严光诗》是楼钥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肥遯推严子,招贤仰汉光。
营求思旧学,物色访君方。
聘问期终得,形容尚未忘。
羊裘方审识,蒲乘遂搜扬。
不羡云台绘,还归钓濑傍。
高风今尚在,江水与俱长。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楼钥对严光的景仰和追寻真知的渴望。楼钥称赞严子的才华与品德,希望能够招纳贤士,追求古代学问的思想,以期能够与严光结交。经过长时间的等待,终于有机会与严光见面,楼钥对他的形貌和风采仍然铭记于心。楼钥对严子的品德和学问进行了审视和深思,最终在蒲船上找到了他。尽管楼钥欣赏严光的才华,但他并不羡慕严光所受到的荣誉,而是选择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中,在江边继续钓鱼。最后两句表达了楼钥对高尚的风气仍然存在,并且与江水一样长久流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楼钥对严光的景仰和对古代学问的追求。通过使用几个关键词,如“推”、“招”、“物色”和“访”,诗人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对严光的追寻过程。同时,诗人对严光的形貌和风采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严光的深刻印象。诗人将自己与严光的相遇比作一种审视和搜寻的过程,通过将形容词“审识”和“搜扬”与“羊裘”和“蒲乘”相对应,表达了他对严光品德和才华的赞赏。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风气的坚持,并将其与江水的长久流淌相对应,传递出一种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楼钥对严光的景仰和追求古代学问的渴望。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将自己与严光的相遇与对高尚风气的追求相结合,展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精神。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简意赅,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急浪吹飞雪,鸣稿破晓滩。异乡人易老,行路古来难。玉露晨初湿,天河夜不乾。飘流双鬓白,未有一枝安。
风落虚檐燕子声,屋头屋尾菜花明。炉熏燕坐参消息,理本无亏莫望盈。
轶材腾骥騄,涌思决河渠。枝茂根先实,名高士岂虚。君王怜旧土,馆殿有新除。努力功名会,燕然欠大书。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逐虏西逾海,平胡北到天。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荷芰东西鱼映叶,樵舟朝暮客乘风。清泉雨后分毛发,何必南湖是镜中。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