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巫山高》

巫山高,高凝烟,十二碧簪寒插天。
危岩绝壁已飞动,况复下压万丈之苍渊。
波冲浪激作深井,虎眼彻底一漩。
长风澒涌发滟澦,恶色怒势因谁然。
我欲截中流,虹梁莫得施{左虫右连}蜷。
东西相远望不到,两目欲断心将穿。
回看高唐庙下洒灵雨,遣我归意常翩翩。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巫山高》是一首宋代文同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巫山高,高凝烟,
十二碧簪寒插天。
危岩绝壁已飞动,
况复下压万丈之苍渊。
波冲浪激作深井,
虎眼彻底一漩。
长风澒涌发滟澦,
恶色怒势因谁然。
我欲截中流,
虹梁莫得施{左虫右连}蜷。
东西相远望不到,
两目欲断心将穿。
回看高唐庙下洒灵雨,
遣我归意常翩翩。

诗意:
《巫山高》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面对困境时坚定的意志。诗中巫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感觉。接着以十二碧簪寒插天形容山峰的高耸,突出了其雄伟的气势。诗人以危岩绝壁已飞动、下压万丈之苍渊来形容山势的险峻和威力,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波涛汹涌、虎眼彻底一漩等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激烈和狂暴。最后,诗人以回看高唐庙下洒灵雨,遣我归意常翩翩表达了对归家的向往和心境的宁静。

赏析:
《巫山高》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磅礴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无穷的力量。诗人通过描绘山势的高耸和险峻,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之情。同时,通过描绘波涛汹涌和虎眼一漩等景象,呈现了自然界的激烈和狂暴,增加了诗词的张力和气势。最后,诗人通过回望高唐庙下洒落的灵雨,表达了对归家的向往和心境的宁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词气势磅礴,用词凝练有力,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追求和平与宁静的心境。这首诗词给人以豪情壮志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学的特点,即对山水景观的热爱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

  • 《南唐郡圃》

    三沼流通作一家,清风偏趁夕阳斜。我来退食知怀愧,敢对波心莲子花。

  •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朝议主和。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富平之败。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 《雨中赠尹少稷》

    滞雨昏风涨野田,旅亭犹幸窃高眠。闭门不为辞宾客,开卷端如揖圣贤。梦里壮周花里蝶,醉中徐邈酒中仟。老来此与非吾事,静识东君意自传。

  • 《和张总管菊》

    闻落纷纷不自知,春秋莫较后先期。清霜满地凋零急,正是黄花得意时。

  • 《致仕后戏赠故人》

    午桥今得晋公庐,花竹烟云兴有余。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

  • 《怡云山房诗》

    东山之云英英兮,积白雪待曾冰兮,吾与云静时行而藏兮。东山之云灵灵疠二友风伯子雨江兮,吾与云动时止而通兮。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