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平山又谷林,登高能赋兴何深。
群峰雪后皆浮玉,万竹风前亦碎金。
尚喜日闻黄屋信,可堪时动白头吟。
载游不为壶觞事,攜取君家绿绮琴。
《戊申春登平山谷林二堂时茂世应时同行追录之》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春天登上平山和谷林,感受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激荡。
诗词中文译文:
已过平山又谷林,
登高能赋兴何深。
群峰雪后皆浮玉,
万竹风前亦碎金。
尚喜日闻黄屋信,
可堪时动白头吟。
载游不为壶觞事,
攜取君家绿绮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春天登山的经历为主题,描绘了他登上平山和谷林后所感受到的景色和情绪。首先,作者描述了登高所带来的激情和兴奋,表达出他在自然山水之间获得灵感和豪情的深厚能力。
接着,诗中描绘了雪后的群山和风前的竹林。群山上的积雪望之如浮动的玉,竹林在风中摇曳时则犹如碎裂的金子。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变幻,同时也突显了作者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精湛的描写技巧。
诗中还提到作者喜欢听到黄屋的消息,暗示了他对朝政动态的关注。然而,他更愿意将自己的心思倾注在作诗上,以白发之年吟咏时兴之事。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时代变革的深思。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不以享乐和饮宴为乐,而是希望携带绿绮琴,与君共同游览山水之间。这里的绿绮琴可以被理解为诗人的心灵之琴,象征着他与君共享诗意和情感的愿望。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李处权作为宋代诗人的才华和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交织,诗人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境地,使人沉浸其中,感受到诗歌的美与力量。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