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时宜嬾治生,学专信已一官轻。
只今尚友须千载,独惜时无尚子平。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无题三首》是宋代陈造的一首诗词,通过对才德、学业和时光的思考,表达了对时机的珍惜和对子平的敬仰。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无题三首
才不时宜嬾治生,
学专信已一官轻。
只今尚友须千载,
独惜时无尚子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中才华和学问的重要性的思考。开篇的第一句“才不时宜嬾治生”,意味着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发挥,就会导致生活的懒散和不进取。这句话呈现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个人才能的重视。
接着,第二句“学专信已一官轻”,强调了专业知识和专注的重要性。它传达了一种观点,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专注于某一领域,才能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这句话也体现了对功利和地位的淡漠态度,认为官职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最后两句“只今尚友须千载,独惜时无尚子平”,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才的珍惜之情。作者认为,现在还需要像尚子平那样的友人,但却遗憾地指出时光已经不再有尚子平这样的人物出现。这句话流露出对历史伟人的景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通过这首诗词,陈造表达了对才能、学问和时光的思考和珍惜之情。他呼吁人们要珍惜时机,不断学习并发挥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对历史伟人的出现表示敬佩和遗憾。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和时代变迁的思考。
春风浩荡作春阴,弱燕归来不自禁。白塔昏昏才半露,青山淡淡欲平沉。裘茸细雨初惊湿,屐齿新泥忽已深。直怕楼高生客恨,不因病起倦登临。
东风吹雨宿尘轻,丱丱村原正晓晴。远树有花皆辨色,好峰无数不知名。云开雁鹜横长塞,草绿牛羊上废城。欲向燕山还极目,夕阳时候更分明。
东坡笑说吃龙肉,舌底那知己燕津。能省燕津真有味,会言龙肉不为珍。
岩石玲珑翠竹斜,木犀依约又残花。长官婢我无才思,却忆东堂旧作家。
龟山寺里访遗尘,铁佛苔封丈六身。追蠡有铭稽甲子,支祈无害念庚辰。渡淮独鸟斜斜日,送客飞花渺渺春。暂倚高风一回首,白云如海正愁人。
不将高盖竟烟尘,自向蓬茅认此身。唐祖本来成大业,岂非姚宋是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