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秩行当启,区中缘更疏。
不贪为我宝,安步当君车。
故国多乔木,先人有敝庐。
誓将闲散好,不著一行书。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无题》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十岁行当开始,
官职越来越少。
不贪图名利为财富,
安步当作君王的车。
故国有茂密的树木,
先人有简陋的茅屋。
发誓要过闲散的生活,
不写一行文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六十岁高龄的反思和对人生的理解。他在诗中提到自己的官职越来越少,意味着他已经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不再追求权势和名利。相反,他选择了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方式,不贪图物质财富,而将平静和宁静视为真正的财富。他将自己的生活比作君王的车,强调了自身的自由和舒适。
苏轼还提及故国的乔木和先人的茅屋,表达了对家园和传统的留恋之情。他对故国的向往和家族的传承感到自豪,认为这些是他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价值。最后,他发誓要过一种闲散的生活,不再写作,这可能是对自己过去充满激情的文字创作的一种反思和放下。
赏析:
《无题》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他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对比,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超越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中的自傲和豪迈,展示了苏轼对自己人生选择的自信和坚持。
诗中的"六秩行当启"一句,直接点明了苏轼已经进入人生的晚年阶段,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了对自己人生价值观的思考。他放弃了追逐权势和富有的追求,认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才是真正的财富。这种对平凡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境界和人生态度。
诗中还出现了对故国和家族的回忆和留恋之情,反映了苏轼对传统文化和家风家训的重视。他对故国的乔木和先人的敝庐表示自豪,将家族的传承和国家的繁荣视为自己的荣耀。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价值的执着。这首诗词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刻的思想和豪放的个性,也具有启示人们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越物质欲望的价值。
夜宿山家谢主翁,安排席藁地炉东。枕头就借支机石,帕额聊防箭隙风。酒瓮下眠添古话,牛衣中卧有时通。老吾看破人閒事,锦帐牙床总是空。
三湘七泽云连水,短棹意行无远迩。江花时傍绿蓑飞,水鸟忽从清唱起。醉后懽呼踏浪儿,鲔可鱠兮粳可炊。芳草从教天样远,都无闲恨可萋迷。碧桃几片来何处,试访秦人武陵路。
绿眼胡鹰踏锦鞲,五花骢马白貂裘。往来三市无人识,倒把金鞭上酒楼。
晷影推移线日长,无言童子自商量。虽然不是神仙药,海止传来第一方。
欲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凤管鹤声来未足,懒眠秋月忆萧郎。
吾衰矣,百事且随缘。只字不笺天。几曾三宿为归计,更巴一岁是希年。记儿时,闻祖父,说隆乾。我不与、少年争遇合。你莫共、老僧争戒腊。靴皱面。帨垂肩。锦袍夺去饶之问,虎皮撤起付伊川。剩空身,无长物,可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