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带桥西江水重,寄郎书去未回侬。
莫令错送回文锦,不答鸳鸯字半封。
《吴下竹枝歌(七首·率郭羲仲同赋)》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宝带桥西江水重,寄郎书去未回侬。
莫令错送回文锦,不答鸳鸯字半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女子寄托思念之情的场景。她站在宝带桥西,眺望着重重江水,心中念叨着给心爱的人寄去的书信为何未回复。她恳求不要让自己寄出的回文锦错误地送出,也不要让那未回答的鸳鸯字半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桥西的江水形成了一道道屏障,使她与郎君之间隔绝,无法亲近。她焦急地等待着回信的到来,希望得到一丝安慰。她请求对方不要错误地将回文锦送给他人,同时她也希望能够得到回应,即使只有几句深情的鸳鸯字也足够。这首诗词以极其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女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回应的渴望,给人一种含蓄而哀婉的美感。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在分别时的焦虑和期待,以及对情书的珍视和对回应的渴望。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词句,诗人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离别时的忧伤和温情,并在读者心中唤起了对爱情和相思的共鸣。
清诗吟赏慰花神,唤起风情寂寞滨。正是参军旧题处,须公还作一家春。
真月夜夜满,妄见有盈亏。譬如匣中镜,一成岂合离。腥蟆与狡兔,谬及丹桂枝。我今尽扫荡,庶识真月为。
天父晨兴未出房,君王忍冷立风廊。忽然鸣跸珠帘卷,万岁声传震八荒。
腊酒催诗处,春幡剪彩时。
失意离城早,边城任见花。初为断酒客,旧识卖书家。寒寺稀无雪,春风亦有沙。思归频入梦,即路不言赊。
天子忆忠言,前此枉圣恩。始知龙虎道,即上是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