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无弦琴》

三尺孤桐古,其中趣最优。
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
袖手时横膝,忘言自点头。
孙登犹未悟,多却一丝留。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作品评述

《无弦琴》是宋代诗人顾逢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尺孤桐古,其中趣最优。
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
袖手时横膝,忘言自点头。
孙登犹未悟,多却一丝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无弦琴"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领悟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中的"三尺孤桐古"描绘了一架古老的孤琴,这里的"孤"意味着独立、孤独,象征着音乐的纯粹和高尚,同时也暗指诗人自身的孤独和超脱。"其中趣最优"表明诗人认为音乐的趣味和意境是最重要的,而不在于琴弦的声音。

诗人进一步指出,欣赏音乐无需倚重于琴弦的发声,而是应该从内心去理解音乐的意境,通过感受和思考来领会其中的美妙。"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这句话强调了内心感知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以形象的方式描绘了自己的姿态:"袖手时横膝,忘言自点头"。这是在说诗人在欣赏音乐时,可以闲坐着,手搁在袖子上,双腿交叉,自由自在地点头,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这样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敬重和投入。

最后两句"孙登犹未悟,多却一丝留"暗示了孙登这一位音乐家或琴棋书画的艺术家,尚未完全领悟到音乐的真谛。而诗人自己则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领悟到一丝的感悟,这种感悟是深藏心底的,不轻易流露出来。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强调了内心感知和心灵沟通的重要性。它启示人们在欣赏音乐和艺术时,应该超越外在的形式和声音,通过内心的体验去领悟其中的真谛,从而感受到音乐和艺术的美妙之处。

  • 《赠溧水崔少府》

    庭户萧条燕雀喧,日高窗下枕书眠。只闻留客教沽酒,未省逢人说料钱。洞口礼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九华山叟心相许,不计官卑赠一篇。

  • 《仲兄书至》

    别后曾无一纸书,忽於今日寄双鱼。开缄尽是离乡思,何日重来舜里居。

  • 《次韵王荐推官见寄》

    可怜衰病孰为媒,私喜邻邦得俊才。玉案愧无酬锦绣,木瓜却用报琼瑰。风流似欲传诸谢,格律犹应学老梅。始信山川出才士,扁舟新自宛溪来。〈荐,宣人也。〉

  • 《赠许季升五首》

    学诗自足致寒饥,更欲探求造化机。我坐一偏犹不免,君今两取是邪非。

  • 《留别平闍黎》

    缘尽山城且不归,此生相见了无期。保持异日莲花上,重说如今结社时。

  • 《山居即事》

    独坐空山裹,闲寻物理幽。人情正苦暑,诗兴得高秋。衰谢多扶病,功名安足谋。自嗟疏野性,肯伴白云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