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
——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张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李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皎然
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陆士修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长安人。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累迁殿中侍御史,忤宰相杨国忠,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明皇大喜,即拜户部侍郎。肃宗即位灵武,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採访处置使。至德二年,朝于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军国之事,知无不言,为宰相所忌,出为冯翊太守,改蒲州刺史。御史唐旻诬劾,贬饶州刺史。旋拜浙西节度使,召入为刑部侍郎,李辅国衔之,贬蓬州长史。代宗立,起为户部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改尚书右丞,寻除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封鲁国公。与元载不合,贬峡州别驾,改吉州司马,迁抚湖二州刺史。载诛,擢刑部尚书,进吏部。卢杞当国,益恶之,改太子太师。李希烈陷汝州,杞奏遣真卿往谕,拘脋累岁,不屈而死。赠司徒,謚文忠。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诗一卷。
译文:
泛起花泡邀请客人,代为斟饮引发情言。
醒酒应在宜华席上,留僧思念独园。
不需要攀爬月桂树,何必依仗庭院里的萱草?
御史李崿秋风凛冽,尚书北斗星辉璀璨。
崔万流华净化肌骨,清洁心灵的源头。
颜真卿不像春醪酒那样醉,何必辞掉繁茂的绿菽?
清澈的夜晚传递着素瓷的光芒,芳香在宁静的轩内飘溢。
陆士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创作的。整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中品茶的场景,以及茶叶泡开后引发的情感交流。
诗人以花泡茶邀请客人为开场,进而以“代饮引情言”表达了茶叶的美好,以及品茶时所带来的情感交流。
接下来,每句诗都以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诗中人物的特点。陆士修被赋予了“醒酒”、“宜华席”等形容词,表达了他对茶文化的独特见解。张荐则被描述为不需要攀爬月桂树,他在庭院中的萱草已经足够了。李崿御史和尚书则以权位的象征来展现,分别被赋予了“秋风劲”和“北斗尊”这样的形容词。崔万则以“净化肌骨”和“涤心原”来表现他内在的清洁和纯净。最后,颜真卿自己被描述为不像春醪醉一样,而是适度的品茶,不需要繁茂的绿菽。
整首诗通过描述品茶的场景,以及不同人物对茶的态度和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同时,通过多层次的描绘,赋予了每个人物独特的形象和特点,丰富了整首诗的内涵。
画屏展尽一山川。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悟来便做**麽。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年年桂觞介寿。正江梅、犯寒时候。料想舞僮歌女,翠鬟依旧。富贵人间罕有。任鼎沸笙箫对樽□。稳步堤沙,高攀禁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