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醉倒山公。
月明中。
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溪欲转。
山已断,两三松。
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头醉倒山公。
月明中。
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溪欲转。
山已断,两三松。
一段可怜风月、欠诗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诗人辛弃疾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在这幅画面中,山公醉倒在江头,月光明亮。诗人回忆起昨晚的归途,还有那欢笑的儿童。小溪即将转弯,山峰已经断裂,只剩下几棵松树。这是一段令人怜惜的风景和月夜,让诗人感到遗憾的是,他欠缺了对这美景的赞美之词。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夜晚的景象为主线,结合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诗中的山公醉倒在江头,月光照耀下,给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感觉。诗人回忆起昨晚的欢乐归途和笑声,与自然景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描写小溪转弯和山峰断裂,诗人抓住了自然界中变幻无常的特点,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觉得自己无法用诗歌来完美地描绘这美丽的风景和月夜。
整首诗词情感细腻,意境清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辛弃疾以独特的语言方式,将自然与人情相结合,展示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辛弃疾深情的一面,也是他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夜宿山家谢主翁,安排席藁地炉东。枕头就借支机石,帕额聊防箭隙风。酒瓮下眠添古话,牛衣中卧有时通。老吾看破人閒事,锦帐牙床总是空。
三湘七泽云连水,短棹意行无远迩。江花时傍绿蓑飞,水鸟忽从清唱起。醉后懽呼踏浪儿,鲔可鱠兮粳可炊。芳草从教天样远,都无闲恨可萋迷。碧桃几片来何处,试访秦人武陵路。
绿眼胡鹰踏锦鞲,五花骢马白貂裘。往来三市无人识,倒把金鞭上酒楼。
晷影推移线日长,无言童子自商量。虽然不是神仙药,海止传来第一方。
欲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凤管鹤声来未足,懒眠秋月忆萧郎。
吾衰矣,百事且随缘。只字不笺天。几曾三宿为归计,更巴一岁是希年。记儿时,闻祖父,说隆乾。我不与、少年争遇合。你莫共、老僧争戒腊。靴皱面。帨垂肩。锦袍夺去饶之问,虎皮撤起付伊川。剩空身,无长物,可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