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梅子雨,骚客古今愁。
岂意连年夏,频妨庶事秋。
为鱼民自痛,食肉尔何忧。
衰老那禁得,看天独倚楼。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以江南五月的雨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起伏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南梅子雨,
骚客古今愁。
岂意连年夏,
频妨庶事秋。
为鱼民自痛,
食肉尔何忧。
衰老那禁得,
看天独倚楼。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围绕着雨水、时间和人生三个主题展开。首句“江南梅子雨”,描绘了五月江南的雨水,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接着,“骚客古今愁”表达了诗人对骚客们的古今忧愁之情,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夏秋交替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起伏。他感叹说:“岂意连年夏,频妨庶事秋”,意味着连续的夏雨给庄稼的收成带来了困扰,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自然界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
接下来的两句中,“为鱼民自痛,食肉尔何忧”,诗人以渔民为例,表达了他们因为雨水过多而无法捕鱼,自身遭受困苦之时,他们又何必为吃肉而忧愁。这里诗人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写,反思了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和忧虑,呼唤人们应该对生活有更高的追求。
最后两句“衰老那禁得,看天独倚楼”,诗人通过描绘一个衰老的人孤独地倚在楼上眺望天空,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朝暮的感慨。诗人用“衰老”和“独倚楼”来象征人生的孤独和无奈,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深切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五月雨水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人生变迁和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通过对人们生活和心境的描写,传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于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深切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该诗展现了方回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卷帘何所思,独立数归鸟。不恨落日迟,惟怜君去早。
江流日日上平芜,细径侵沙渐欲无。袅袅紫苞开露筍,森森青节乱风蒲。晴川默数千艘过,深硖遥看一水趋。传道南樯有归使。晚来失喜问扬都。
王粲全身不偶然,意分所享尚绵绵。谁知庆吊在反掌,到底死生难问天。万顷良田空沃壤,九原幽恨独新阡。阶庭富有诸郎外,所喜东床两婿贤。
春来谁不看花忙,裓上仙风散佛香。人面何如花面好,赠君一点下禅床。
铜梁剑阁几区区,十上探珠不见珠。卞玉影沈沙草暗,骅骝声断陇城孤。入关词客秋怀友,出户孀妻晓望夫。吴水楚山千万里,旅魂归到故乡无。
浪传魁梧越沧溟,过誉清夷得好铭。今见画图寒乞甚,心声心画果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