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圣德风驰率土,左冯嘉气袭鸿英。
疏丛一干迎春茂,繁艳三房表瑞呈。
承献珍图昭美应,考祥花品见维祯。
帝宸钦翼崇昭报,薦玉燔柴极至诚。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五月同州奏牡丹一枝开三花》是宋代夏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月同州奏牡丹一枝开三花,
天子威德遍布天地,
冯嘉之美气贯长空。
牡丹花丛疏而不乱,
绽放迎接春天的繁茂,
华美的花朵展示吉祥和荣耀。
以珍贵的图画向人们展示美丽,
赞美花朵的品质显现出吉祥之祯。
皇帝怀着崇敬和感激接受,
推崇至诚的献上和祭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五月时节,夏竦以牡丹花为主题,以表达对圣君的崇敬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福之情。诗中将牡丹花的美丽与吉祥、荣耀相联系,表达了对皇帝至诚的赞美和对国家安泰的美好愿景。
赏析:
《五月同州奏牡丹一枝开三花》以牡丹花为表现对象,通过赞美牡丹花的盛开和美丽,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拜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上圣德风驰率土”形容圣君仁德广布天下,“左冯嘉气袭鸿英”形容美丽的牡丹花气贯长空。作者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盛开和华美,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凸显了宋代文人的忠君思想和政治意识。
东风百里雪初晴,淝口冰开好濯缨。野老拥途知意重,病夫抛郡喜身轻。人心莫厌如弦直,淮水长怜似镜清。回首夕岚山翠远,楚郊烟树隐襄城。
三月江南花满枝,风轻帘幕燕争飞。游人休惜夜秉烛,杨柳阴浓春欲归。
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三祗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凉州四面皆沙碛,风吹沙平马无迹。东门供张接中使,万里来宣布袄敕。敕中墨色如未乾,君王心念儿郎寒。当街谢恩拜舞罢,万岁声上黄云端。安西北庭皆郡县,四夷朝贡无征战。旧时胡虏陷关中,五丈原头作边面。
赐休暂解簿书围,醉草今年颇入微。手挹冻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飞。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樨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原郊稚绿未成苍,芽甲森森似蝟芒。急景不堪乌兔路,新年又见燕莺忙。看看地列千机锦,冉冉风传百和香。人事不如春事好,芳菲徒自满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