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庐深插紫孱颜,一点渔舟带暝还。
但得身间无俯仰,人间处处五云山。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五云山图》是宋代戴表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深邃的林庐插入了紫色的薄雾,一艘小渔舟点缀在暮色中归来。只要身心能摆脱尘俗的烦恼,无论身处何地都如同置身于五云山。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追求超脱尘世的心境。林庐深处插入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同时也映衬出山水的幽深。渔舟点缀在暮色中,给整个景象增添了几分宁静和诗意。诗人希望通过摆脱尘俗的纷扰,能够在人世间的任何地方都能拥有心灵的宁静和自由,如同置身于五云山一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林庐深处的紫色薄雾和一艘小渔舟的形象,展现了自然山水的美丽与宁静。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与林庐的幽深相得益彰,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小渔舟点缀在暮色中,给整个景象增添了几分宁静和诗意,使人产生远离尘嚣的遐想。诗人通过描绘这样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和对超脱的向往,希望能够在人世间的任何地方都能拥有心灵的宁静和自由,仿佛身处于五云山一般。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心灵自由与超然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给人以宁静、神秘的感觉。同时,也启发人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寻求内心的宁静,追求真正的自由与超越。
派里人人有集开,竞师山谷友诚斋。只饶白下骑驴叟,不敢勾牵入社来。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百华开烂漫,觑见没可睹。
长松荫高原,虚亭写清泚。重重夕阳山,忽堕清谈里。吾生溪壑心,苦受尘氛累。昔从笔墨间,涂抹聊尔耳。亦知不疗饥,性僻殊事此。有如鱼吹沫,不自知所以。世人不相谅,调笑呼画史。纷然各有须,缣素盈案几。袜材真足厌,研吮良自耻。经旬一执笔,累岁不盈纸。交游怪逋慢,往往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谷水由来出小湖,渚城辟塞总春芜。战场吴楚看犹在,折戟沙中定有无。
金丸未熟樱桃过,锦幄俱空芍药来。共坐晚凉观物化,床头有酒为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