袂分鸳锦梦双残,一线啼痕枕未乾。
门掩青灯人自去,杏花风起落花看。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惜别》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别离时的悲伤情绪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诗词中的"袂分鸳锦梦双残,一线啼痕枕未乾"表达了离别时亲密的情侣分离后的心情。"袂分鸳锦梦双残"中的"鸳锦梦"指的是两人共同的美好梦境,当他们分别时,梦境也被打破,象征着爱情的破裂。"一线啼痕枕未乾"则描绘了女子离别后的痛苦,枕头上的泪痕还未干,暗示她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门掩青灯人自去,杏花风起落花看"则描绘了离别后的场景。"门掩青灯人自去"中的"门掩青灯"象征着诗中人物的离去,暗示了离别的悲凉。"杏花风起落花看"中的"杏花"是春天的象征,描绘了离别时春风吹拂花瓣飘落的景象,与人物的离别相互映衬,增加了诗词的悲凉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细节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别离的伤感和对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准确地捕捉了离别时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哀伤。它同时展示了宋代诗歌中常见的意境描绘和情感表达方式,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悟。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遍搜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
头高尾下翠毵毵,却恐相傅是妄谈。十七里头徐老店,檐东道北北桥南。
药有不龟方,击絮管无妨。
昔记神皇驻六龙,横波箫鼓沸天中。谁知一代繁华意,吹作菰蒲落日风。
立性全夷淡,移有避俗氛。酒醺驴到载,吟苦鹤曾闻。连任虚分竹,长年只爱云。伤心见儿辈,犹读旧时文。
柱史回清宪,谪居临汉川。迟君千里驾,方外赏云泉。路断因春水,山深隔暝烟。湘江见游女,寄摘一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