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西湖会同年和巫子先韵》

一鹯独立鸟群空,寂寞谁怜汉阁雄。
雁塔他年曾接武,乌台今日自生风。
平湖入座摇寒碧,返照催人堕晚红。
目断禁城骢马客,何时谭笑一尊同。

作者介绍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西湖会同年和巫子先韵》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鹯独立鸟群空,
寂寞谁怜汉阁雄。
雁塔他年曾接武,
乌台今日自生风。
平湖入座摇寒碧,
返照催人堕晚红。
目断禁城骢马客,
何时谭笑一尊同。

诗词中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这首诗词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绘孤独的鹯鸟,寂寞的汉阁,落寞的雁塔和充满风的乌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首先,诗中的一鹯独立和鸟群空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鹯鸟独自独立,周围却没有其他鸟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作者的孤独感受。

其次,寂寞谁怜汉阁雄。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感受,汉阁寂寞无人怜惜,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境遇。

接着,雁塔他年曾接武,乌台今日自生风。这两句描绘了雁塔和乌台的变迁。雁塔昔日曾接待过伟大的将领,而乌台如今却仅仅是风起自生。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失望。

然后,平湖入座摇寒碧,返照催人堕晚红。这两句描绘了平湖的景色和夕阳的余晖。平湖摇曳着寒碧色的波浪,夕阳的余晖逐渐消失。这些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物事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目断禁城骢马客,何时谭笑一尊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禁城和骢马客的思念和期望。作者渴望与骢马客一同欢笑,但眼前的现实却让他感到绝望,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深情和忧愁。

  • 《题桃花夫人庙》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 《{上艹中大下虫}》

    一{上艹中大下虫}何唧唧,吟落儿童心。只在竹篱外,篝灯无处寻。

  • 《戏简王尉》

    半床明月老秋风,未必诗人一例穷。比似乐天犹欠在,是非已落酒杯中。

  • 《南乡子 於公索幻化》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速甚,如飚。过隙白驹旋旋飘。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

  • 《句》

    落花水暖千船聚,芳草春深一鹤归。

  • 《自齐山借舟泛湖还家》

    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定知归得侵灯火,家在菰蒲最尽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