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云髻簇金钿,血色罗裾湿晓烟。
陌上相逢通一笑,第三桥下是奴船。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西湖旧梦》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悲苦命运的回忆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一个女子的形象,她戴着高高的云髻,佩戴着金钿,身穿血红色的罗裾,正站在潮湿的晨雾中。这里的“嵯峨云髻簇金钿”展示了女子的高贵和华丽,而“血色罗裾湿晓烟”则暗示了她的悲苦遭遇和忧伤情绪。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一种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遭受奴役命运的感慨。作者描述了在陌生的街道上与一个人不期而遇,并互相一笑,然后发现这个人正是作者自己。这里的“第三桥下是奴船”用来暗喻作者曾经被迫身处奴役之中,生活在艰难的环境中。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和作者自身经历的隐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命运的思考和回忆。诗中的景物和情感交融,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人物形象和隐喻的运用,引发读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反思。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命运的思索,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
远雪亭亭望未销,岳阳春浅似相饶。短芦冒土初生笋,高柳偷风已弄条。波泛洞庭猵獭健,谷连荆楚鬼神妖。中流菱唱泊何处,一只画船兰作桡。
鱼龙远避水光浮,草木怒长山意豪。独立和风清宿酒,晚云收尽月痕高。
渠渠梁照日,泯泯水分京。激作飞岩势,流为杂佩声。图书无近迹,草树有冬荣。景落人间处,漂花出古城。
悔却与欢期,空房香烬时。那能如宝鸭,冷暖腹中知。
一烛从风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
清冬万境肃,墙户益萧然。薄寒惟可饮,短景不容眠。贫厨烟火暖,尘釜亦烹鲜。且复养口体,何劳更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