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诗中那有画,阿师画里自兼诗。
我非今世王摩诘,子岂前身李伯诗。
烟月正临青嶂落,滩声惟许白鸥知。
可怜半幅鹅溪绢,写此寒江一段奇。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西湖素公爱余泊黍小诗画为扇子》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素公(指素玄,即老子)喜爱余泊黍,并以此为灵感绘制了一幅扇子画。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素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自己的诗画才华。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老子诗中那有画,
阿师画里自兼诗。
我非今世王摩诘,
子岂前身李伯诗。
烟月正临青嶂落,
滩声惟许白鸥知。
可怜半幅鹅溪绢,
写此寒江一段奇。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邃而含蓄。首先,诗人表达了素公(老子)的诗词中并没有画的描绘,而素公却能在自己的画作中融入诗意,显示了他的卓越才华和综合艺术能力。接着,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并非如今的王摩诘(指北宋著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而素公却可能是前世的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暗示素公的卓越才华超越了常人。
诗中描绘了烟雨朦胧的青嶂山脉,月色抚摸着山峦,山涧中传来的潺潺水声只有白鸥才能理解。这些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对诗画情趣的追求。
最后两句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半幅鹅溪绢”,写尽了寒江的一段奇特景色。这种简洁而质朴的描写方式,使读者能够在想象中完成画面的构建,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绘画的独到见解和技巧。
这首诗词通过对素公的赞美和自身的自谦,展示了作者对诗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描绘山水景观,以及对自然和艺术的细腻观察,诗词给人以静谧、幽远的感受,同时也唤起人们对诗画的思考和欣赏。
大暑涉长川,前山后山深。忽逢轮囷木,投得数亩阴。仆夫六七人,卧起且呻吟。念尔亦太劳,独佚我何心。试为苏门啸,冷泠鸾鹤音。遗声满坑谷,爽气回中林。松风为之兴,凉冷破烦襟。神骨斗醒快,炎蒸岂能侵。安得写此怀,寄之朱丝琴。
萧然日月岸纶巾,春满幽园肯倦行。一事尚须烦造物,看松微雨看梅晴。
风清玉蟾莹,霜薄翠鸾愁。夜深羽衣一曲,如在月宫游。色占名园琪树,香动仙岩贝阙,携手正宜秋。登科当小试,私语更低头。赤栏桥,金粟影,绣帘钩。荷花六郎模样,消得一风流。遗落文昌籍姓,重叠太妃名字,声价满神州。贮君鸳鸯阁,期我凤凰楼。
日面月面,突出难辨。拟欲抬眸,空中两片。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只隔青山百余里,都无消息是何如。春来虽有游人使,逆旅情怀懒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