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共怜含露色,老人偏惜委尘红。
如何遂得心中事,每要花时不厌风。
《惜花》是唐代刘言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写了年轻和老年时对花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珍惜的心情。
中文译文:
年少时,我们共同喜爱花朵娇艳的颜色,
老年时,我特别珍惜它们凋零洒落的红色。
但是我如何能够在心中得到所愿,
每逢花开时节,我总是迎风而去,永远不会厌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年轻和老年时对待花的态度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珍惜之情。年轻时的作者欣赏花朵的娇艳色彩,觉得它们美丽的外表和鲜艳的颜色十分迷人。而到了老年,作者更加珍惜花朵,对它们的凋落红色感到惋惜,体现了对生命短暂和逝去之美的深切感受。
诗中的“心中事”可以理解为追求美丽和渴望享受美好事物的心愿和愿望。而“每要花时不厌风”表达了作者对花朵的独特喜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不论在年轻还是老年时,作者总是迎风去赏花,永远都不会厌倦。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珍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物华天宝的转瞬即逝。作者通过花朵的象征意义,寄托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对生命的无常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危亭瞰云梦,眼界浩无边。秋见长江路,晴宽七泽天。永怀哀郢赋,谁吊独醒贤。俯仰悲千古,披襟尚飒然。
寒雁过原急,渚边秋色深。烟霞向海岛,风雨宿园林。俱住明时愿,同怀故国心。未能先隐迹,聊此一相寻。
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崩奔惊乱射,挥霍讶相缠。不觉侵堂陛,方应折屋椽。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鞯。朝鼓矜凌起,山斋酩酊眠。吾方嗟此役,君乃咏其妍。冰玉清颜隔,波涛盛句传。朝飧思共饭,夜宿忆同毡。举目无非白,雄文乃独玄。
纷纷罗绮竞容芳,明月谁家綍屟廊。帘静幽禽仍自语,筝寒金雁不成行。故人易见倾田窦,死友何由觅范张。惆怅长安看花处,彩绳无计系春阳。
渊默师成宪,端严信若神。承天行日月,与世作阳春。锐意思宽政,温颜访老臣。至今江海士,犹想属车尘。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