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囊悬蹇驴,千里到贫居。
饮酒谁堪伴,留诗自与书。
爱眠知不醉,省语似相疏。
军吏衣裳窄,还应暗笑余。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诗词:《喜贾岛至》
朝代:唐代
作者:姚合
布囊悬蹇驴,
千里到贫居。
饮酒谁堪伴,
留诗自与书。
爱眠知不醉,
省语似相疏。
军吏衣裳窄,
还应暗笑余。
中文译文:
布囊挂在瘦弱的驴身上,
千里迢迢来到贫困的家。
喝酒的伴侣谁能相陪,
只能与自己的诗书相伴。
热爱沉睡却知道不会醉,
思考时言语显得疏离。
军吏们的衣着狭窄简陋,
或许暗自嘲笑我这个庸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姚合所作,题目为《喜贾岛至》。诗中描述了贾岛远行千里到达贫困之处的情景,通过描写他的境遇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布囊挂在驴身上,形象地展现了贾岛贫困的境况。驴子作为交通工具,背负着贾岛的行囊和财物,暗示了他在旅途中的艰辛和贫困。
接着,诗人提到贾岛的喜悦之情。贾岛长途跋涉,终于到达贫困的居所,可以安心地饮酒。然而,他却无人相陪,只能自得其乐,与自己的诗书为伴。这表达了贾岛内心的独立和自足,以及对诗书的热爱与依赖。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贾岛与他人交流的情况。贾岛热爱宁静和沉睡,但他知道自己的思考和言语会让人感到疏离。这表明贾岛在与他人交往时,由于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言语风格,可能会与人产生隔阂。
最后两句描述了军吏们的衣着狭窄简陋,暗示了自己的贫穷和庸俗。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说,军吏们可能会暗自嘲笑自己这样一个普通人。
整首诗通过对贾岛的境遇和内心感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贾岛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生活和自身境况的思考与反思。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我行平野览秋空,物象吟怀觉两雄。远水有时明返照,疏林无限战西风。京坻相望农收足,庐井多欢岁计充。亦向此时追乐事,归来倒载效山翁。
玉麟麟,铁昆仑。金绳在渠手,归步月黄昏。
犹来吴越尽须惭,背德违盟又信谗。宰嚭一言终杀伍,大夫七事只须三。功成献寿歌飘雪,谁爱扁舟水似蓝。今日雄图又何在,野花香径鸟喃喃。
不去奔波办过年,终朝酩酊步颠连。几声街爆轰难醒,那怕人来索酒钱。
雨入秋田恰及时,禾头相枕卧相依。路南路北皆秋水,净洗行人屦上泥。
说经蠡测海,且欲付家藏。难为越言雪,徒令鬓似霜。荷君心见许,雇我道非长。若肯嫔王内,当为时世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