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绶白髭须,同年二老夫。
论心共牢落,见面且欢娱。
酒好携来否,诗多记得无。
应须为春草,五马少踟蹰。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喜见刘同州梦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紫绶白髭须,
同年二老夫。
论心共牢落,
见面且欢娱。
酒好携来否,
诗多记得无。
应须为春草,
五马少踟蹰。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喜见到刘同州梦得的场景。诗人和刘同州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他们情谊深厚,心意相通,彼此的交谈和相见都带来欢乐和快乐。诗人表达了对友谊和欢聚的喜悦之情。他问刘同州是否带来了美酒,以及是否还记得写过的诗。诗人认为自己和刘同州应该像春天的青草一样生机勃勃,不应该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欢聚的喜悦之情。紫绶和白髭是老年人的象征,诗人和刘同州都已经年迈,但他们的友谊却依然坚固。诗人用“论心共牢落”来形容他们的心意相通,他们彼此理解和信任,互相倾诉内心的感受。他们的相见不仅仅是简单的会面,而是一种快乐和欢娱。
诗中提到了酒和诗,这是文人雅士常常聚会时的重要元素。诗人询问刘同州是否带来了美酒,并问他是否还记得过去写过的诗。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文学的珍视,他希望能够与刘同州共享美酒和诗歌,再次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
最后两句“应须为春草,五马少踟蹰”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和刘同州不要犹豫不决,而要像生机勃勃的春天青草一样积极向前。五马少踟蹰表示不要再有犹豫和迟疑的态度,要勇往直前。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友谊和欢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快乐时光的向往和对积极人生态度的呼唤。这首诗展示了白居易豪放洒脱的诗风,以及他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旦悲欢见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不知笔砚缘封事,犹问佣书日几行。
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新诗著意不曾疏,苦觅茶栽胜索租。搜送坚霜千碧颗,难酬五十斛明珠。
三月春归留不住,春归春意难分付。凡言归者必归家,为问春家在何处。
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癇。事业三盃酒,勋名九转丹。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