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西江月(立春)》

画阁换粘春帖,宝筝抛学银钩。
东风轻滑玉钗流。
纤就燕纹莺绣。
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
双鸳刺罢底尖头。
剔雪间寻豆蔻。

作者介绍

翁元龙字时可,号处静,句章(一作四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嘉熙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他是大词家吴文英之兄,亦工词,杜成之评为“如絮浮水,如荷湿露,萦旋流转,似沾非着”。所作今存花草粹编中者一首,绝妙好词中者五首。

作品评述

西江月(立春)

画阁换粘春帖,
宝筝抛学银钩。
东风轻滑玉钗流。
纤就燕纹莺绣。
隔帐灯花微笑,
倚窗云叶低收。
双鸳刺罢底尖头。
剔雪间寻豆蔻。

诗词的中文译文:

画阁悬挂春联,
宝筝却学钓银钩。
东风轻轻,玉钗漂流。
细如燕纹,精巧绣花。
帏帐隔开,灯花微笑,
依靠窗前,云叶低垂。
鸳鸯剪刀剁断锋利,
剥去冰雪,寻找豆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描写女子在春天轻松自在的情景为主题。

首两句“画阁悬挂春联,宝筝却学钓银钩。”表达了春天到来之际,人们装饰画阁,同时也让音乐之声陪伴在身边。接着,诗人将笔触转向女子,描写她舞动玉钗的情景。东风轻柔地吹过,玉钗轻轻地漂流,给人以优雅而轻盈的感觉。

接下来,“纤如燕纹,精巧绣花”,描述了女子的容貌和绣花的精致。绣花是一种细致的手工艺,这句描写使得女子的美和绣花的精巧相互辉映。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一种平淡的语气表达了女子独处时的闲适与自得。帏帐隔开,灯花微笑,窗前云叶低垂,这些描述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接着,诗人用“鸳鸯剪刀剁断锋利,剥去冰雪,寻找豆蔻”的描述来象征剪除琐碎和苦寒的事物,寻求更美好的愉悦时光。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细致的用字,揭示出女子在春天的自在与愉悦,同时也呈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态度。

  • 《水调歌/水调》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 《泛小fq二首》

    水一塘,fq一只。fq头漾漾知风起,fq背萧萧闻雨滴。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 《守斋和张倅古岩诗予用韵赋三绝呈守斋》

    天然石屋两三僧,趺坐寒云几上生。想见瓦炉烟断处,一函经对万松清。

  • 《重送文处厚,因寄蜀父老三首》

    下峡东归十五年,因君话旧意茫然。烦将远道悠悠梦,直到天西暑雪边。

  • 《巫峡》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 《雨中花慢 登新楼,有怀赵昌父、徐斯远、韩仲止、吴子似、杨民瞻》

    旧雨常来,今雨不来,佳人偃蹇谁留。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发秦州。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