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西江月(十之九)》

几载鸡窗求道,费他兔楮铅丹。
经书子史尽蹄筌。
鹿走徒嗟秦汉。
百代兴亡瞬息,徒留纸上陈言。
谁知太始道常存。
乌兔仙家修炼。

作者介绍

夏元鼎[约公元1201年前后在世]字宗禹,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南宋时期人。

夏元鼎的生平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少从永嘉诸老游。好观阴符,尝游祝融峰,自云遇仙人指授,因为作讲义。自号云峰散人、西城真人。

  夏元鼎能词,著有蓬莱鼓吹一卷,《强村丛书》又注阴符、药镜、悟直三书,真德秀为之序,《度上腐谈》并传于世。

  夏元鼎又号西城真人。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人。尝入仕为宦,奔走燕齐间,年届五十,方弃官学道。精于《崔公入药镜》、《黄帝阴符经》及《悟真篇》三书,著《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七卷、《黄帝阴符经讲义》四卷及《崔公入药镜笺》等,章剖句析,皆有灼见。南宋学者真德秀与其交往相善,并为之撰序,称元鼎所著“读之使人焕然无疑”。其所述丹法强调自身修炼,属南宗清修派。《悟真篇讲义》取《悟真篇》诗八十一首,西江月词十二首,依据张紫阳“三教合一”之旨,征引《道德经》、《阴符经》、《参同契》、《入药镜》、《龙虎上经》、《钟吕传道集》、《西山会真记》、《指玄篇》等与炼丹密切相关之道书,逐一诠释,以阐发修炼内丹之要。《阴符经讲义》则据四百余文字本经文,逐句逐段释义,以阐内丹修炼之旨。其中卷四为《图说》,内载日月圣功图、奇器万象图、三教归一图、五行生成图等。每图后有图说,以解图象之意,皆本于南宗,多论天地阴阳五行化生及金丹之道。

作品评述

《西江月(十之九)》是宋代夏元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几载鸡窗求道,
费他兔楮铅丹。
经书子史尽蹄筌。
鹿走徒嗟秦汉。
百代兴亡瞬息,
徒留纸上陈言。
谁知太始道常存。
乌兔仙家修炼。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夏元鼎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领悟。诗中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描绘了人们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历史的变迁。诗人认为,人们为了追求道德和智慧,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这些努力似乎只是徒劳无功。历史上的兴衰更迭如同鹿的奔走,而人们只能对秦汉时期的荣光感到惋惜。尽管百代的兴衰只是转瞬即逝,但唯有文字才能使这些历史得以留存。然而,诗人认为只有真正修炼道德智慧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太始道的存在,就像乌兔这样的仙人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通过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鸡窗、兔楮、铅丹等词语都是与道德、智慧和修炼相关的象征,突显了人们对于这些事物的追求所付出的努力。鹿走象征着历史的变迁,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末的乌兔仙家修炼则是对真正修炼道德智慧的人的称赞,他们能够超越历史的变迁,感悟到太始道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道德智慧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索。诗人认为虽然历史兴衰繁华如梦,但真正修炼道德智慧的人能够超越这种变迁,实现内心的升华与超越。这首诗词在表达对历史的怀古之情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人生追求提出了启示。

  • 《云》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皇歌。

  •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 《春日遣怀(二首)》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战武牢第三》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 《颂十玄谈·演教》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