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从来自有,人生最羡长年。
骎骎八秩未华颠。
更喜此身强健。
金印新来如斗,丝纶御墨犹鲜。
枣如瓜大藕如船。
莫惜尊前满劝。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西江月(戊午生朝)》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富贵从来自有,
人生最羡长年。
骎骎八秩未华颠。
更喜此身强健。
金印新来如斗,
丝纶御墨犹鲜。
枣如瓜大藕如船。
莫惜尊前满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寿和健康的向往,以及对富贵与权势的思考。诗人认为富贵是自有其源的,但他最羡慕的是长寿。虽然诗人已经八十多岁,但他仍然身体健壮,对此感到非常高兴。诗中提到了金印,指的是官员所持有的印章,它们的新颖程度被形容为如同斗一般大。而丝纶御墨指的是用于写字的绢纸和墨汁,它们的质量仍然很新鲜。最后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枣比作瓜一般大,将藕比作船一般大,表达了对尊贵的酒宴的推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长寿和健康的渴望,以及对富贵与权势的淡漠态度。诗词开篇直接点明了富贵自有其源,暗示了富贵并非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接着,诗人以自己已经过了八十岁高龄为背景,表达了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庆幸之情,强调了健康对于人生的重要性。金印和丝纶御墨的描写,突出了时代的繁华与变迁,以及作者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最后两句以枣和藕的形象,表达了对尊贵酒宴的推辞,显示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泊心态。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的真谛,以及对于富贵与权势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为结秋荷恨,因来沟水西。鱼惊一盖缺,龟落半巢低。细暗婵娟渚,香乾{勃力换攵}窣堤。茎枯萦茧绪,盘侧漏鲛啼。自此空瑶席,他年问浊泥。那堪塘上雨,点点共凄迷。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
杨柳映春江,江南转佳丽。吴门绿波里,越国青山际。游宦常往来,津亭暂临憩。驿前苍石没,浦外湖沙细。向晚宴且久,孤舟冏然逝。云留西北客,气歇东南帝。独有萋萋心,谁知怨芳岁。
闻道江边起柁楼,欲将吾道付沧洲。三年恶瞰卢仝屋,一日轻装范蠡舟。蹈海高怀欣独往,济川好手蹇难留。樯阴舸下能容我,雨笠蓑傲白鸥。
清夜独幽寻,岩扉落叶深。许携陶令酒,来听颖师琴。人醉月沉阁,乌啼风满林。应留西涧水,千载写余音。
四贤当日此盘恒,千百年人尚寻颜。天下有名难避世,胸中无物漫居山。事观今古兴亡后,道在君臣进退间。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