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西江月》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
来时诵我伴牢愁。
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
锦囊来往几时休。
已遣蛾眉等候。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西江月》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粉面都成醉梦,
霜髯能几春秋。
来时诵我伴牢愁。
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
字居罗赵前头。
锦囊来往几时休。
已遣蛾眉等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消逝,自己已经面容憔悴,白发如霜,但内心的情感却依然如昔。他感慨万分地说,当初离开故乡时,曾有人陪伴他一同感受牢骚和忧愁。而现在,他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了一位熟悉的面孔,仿佛是在古旧的时光中再次相遇。他的诗篇被放在书籍的边上,字句居于众多文人墨客之前,他的才华无法得到尊重和认可。他感到如锦囊般来来往往的岁月,何时才能停息。然而,他已经让那双美丽的眉眼等候已久。

赏析:
辛弃疾以独特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将自己的思念与追忆融入了这首诗词之中。他以简练的文字,描绘出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通过对自己外貌的形容,他抒发了岁月的无情和光阴的流逝。他的诗篇被放在阴暗的角落,字句被他人超越,但他内心的情感依然如旧。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时光的无奈。他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以简短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辛弃疾深情厚意的创作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 《夜坐看月》

    春夏季孟间,草木蔽山骨。青苍霭芳华,烟霏相出没。适从忧患场,观化超理窟。无心岫间云,有定水中月。我方意如如,谁尚书咄咄。

  • 《三月六日中宫生辰二府例以前四日就孤山四圣》

    东华正踏软红尘,却趁西湖祓禊辰。历似明天时令正,春逢闰岁物华新。流连花柳输豪侠,判断湖山愧隐沦。尚拟鸣銮一游豫,还陪英衮奉严宸。

  • 《送李致远安远簿二首》

    与我迭知已,喜君初得官。时来宁论晚,身健莫辞难。访雪牵魂梦,停云寄肺肝。斯文元气在,努力好加餐。

  • 《喻时》

    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讵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

  • 《再和制帅》

    丘园养浩久怀安,忽侍天威咫尺间。草制方观周诰命,筹边聊重蜀江山。搏风已激三千水,掣电终归十二闲。天遣词人来作牧,勒铭重刻剑门关。

  • 《和铁厓《西湖竹枝》

    云髻高梳鬓不分,扫除虚室事元君。新糊白纸屏风上,尽画蓬莱五色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