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西江月》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
一年一度见仙槎。
秋色分明如画。
愿把阴功一脉,灯灯相续无涯。
降祥作善岂其差。
永作渔樵嘉话。

作者介绍

程珌(一一六四~一二四二),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昌化主簿。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除建康府教授。嘉定二年(一二○九)改知富阳县。七年除主管官诰院,歷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右司郎官,秘书丞。十二年除浙西提举常平。次年復除秘书丞,累迁守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同修国史。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试礼部尚书。二年,除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玉牒官。绍定元年(一二二八),出知建宁府,寻除福建路招捕使节制军马。三年,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淳祐二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寻卒,年七十九。有《洺水集》六十卷,已佚,明嘉靖三十五年程元昞搜刻爲二十六卷。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九四宋吕午《程公行状》,《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程珌诗,以明嘉靖程元昞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西江月·天上初秋桂子》是宋代程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上初秋桂子,
庭前八月丹花。
一年一度见仙槎,
秋色分明如画。
愿把阴功一脉,
灯灯相续无涯。
降祥作善岂其差,
永作渔樵嘉话。

诗意:
这首诗词以西江的秋夜为背景,描述了初秋时节天空中的桂子和庭院里盛开的丹花。诗人提到每年都能在这个时候见到神仙的仙槎,秋色分明如画。诗人表达了希望将自己的阴功传承下去,希望灯火能代代相传,永无止境。他认为降福和做善事并没有差别,而且希望这些渔樵的美好故事能够永远传颂下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感。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景物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初秋的清新和宁静。诗中的桂子和丹花象征着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季节。仙槎的出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使整首诗词更具幻想和浪漫的氛围。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将自己的阴功传承下去,让灯火代代相传,象征着希望传递正能量和善良的行为。诗人认为降福和做善事并没有差别,这表达了他对人人都能从善行中获得祥和和福祉的信念。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美好事迹能够永远传颂下去,成为渔樵们互相讲述的佳话,将美好的价值观和情感传递给后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表达对美好事物和价值观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性的赞美,传递了对美好生活和人与人之间互助的向往。

  • 《寂住阁》

    庄周梦为胡蝶,胡蝶不知庄周。当处出生随意,急流水上不流。

  • 《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岭嶂穷攀越,风涛极沿济。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宗师信舍法,摈落

  • 《用元韵答清卿并简蔡尉》

    貂裘半敝复来归,正坐刚肠不诡随。见说史君尝馈赆,似闻内子亦啼饥。经年一别方相遇,他日重来未有期。试问此行谁借重,梅仙青眼是新知。

  • 《丁卯新正纪怀四首》

    土润耕牛不受鞭,风和花鸟各忻然。老人独记兵戈日,自后升平五十年。

  • 《除夜立春》

    积雪阴难解,新梅冻未开。谁知残腊底,已报早春来。一气元无息,群儿浪自猜。短檠非守岁,百感政交怀。

  • 《和道矩送客汾西村舍杏花盛置酒其下》

    田家繁杏压枝红,远胜桃夭与李农。何事偏宜闲处植,无端复向别时逢。林间暂击黄金勒,花下聊飞玛瑙钟。会待重来醉嘉树,只愁风雨不相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