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棚。
春睡厌
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
韶光过了。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能改斋漫录》卷一六),释褐睦州推官(《石林燕语》卷六)。官至屯田员外郎。善爲歌词,有《乐章集》九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今存三卷。今录诗三首。
《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是宋代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凤额绣帘高卷,
凤凰刺绣的帘幕高高卷起,
兽环朱户频摇。
门上的兽环和门闩不停地摇动。
两竿红日上花棚。
两束红日照耀在花棚上。
春睡厌厌难觉。
沉沉地沉醉在春日的梦乡中,难以醒来。
好梦狂随飞絮,
美好的梦境像飞舞的柳絮一样狂放。
闲愁浓,胜香醪。
无聊的忧愁浓郁,甚至胜过美酒的香醇。
不成雨暮与云朝。
雨水不成暮色,云朵也不能成为早晨的明亮。
又是韶光过了。
光阴又一次悄然流逝。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通过凤凰刺绣的帘幕、摇动的兽环和红日照耀的花棚等细节,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诗人在春日的梦境中沉醉,好梦狂放,但同时也感受到闲愁的困扰,闲愁浓郁胜过美酒。诗人以雨暮与云朝的对比,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瞬息即逝的感慨,春天的美好时光又一次逝去。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意境深远的表达,展现了柳永独特的词艺风貌。通过对春日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描绘,诗词传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柳永运用瑰丽的形象和细腻的文字描写,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并引发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怪底愁端生不已,劳心逐事事无穷。陶然一点冲融趣,只在清虚淡泊中。
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昔时长著照容色,今夜潜将听消息。门前地黑人来稀,无人错道朝夕归。更深弱体冷如铁,绣带菱花怀里热。铜片铜片如有灵,愿照得见行人千里形。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溟渤荡无垠,东嵎挂日输。风云始回驭,天地不飞尘。气动千峰翠,光浮万瓦鳞。南亭一驻马,十里望青春。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愿君同心人,于我
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