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盈道路,清韵似敲金。
调格江山峻,功夫日月深。
蜀笺方入写,越客始消吟。
后辈难知处,朝朝枉用心。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喜览裴中丞诗卷(一作寄裴使君)》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在欣赏裴中丞的诗卷后,感到喜悦和敬佩,表达了对他诗才的赞赏和钦佩之情。
诗中描述了裴中丞的诗句新颖,道路上充满了新的诗歌,清韵悦耳,如敲击金属一样悦耳动听。裴中丞的诗歌风格高峻,有如山川起伏的调子,显示出深厚的才华和造诣。而裴中丞的成就是积累多年的精深功夫,就像日月般深远。
诗人说蜀地的墨宝纸笺终于有了裴中丞的诗句,终于可以写下这样的佳句,而越地的客人也终于能够解除了忧伤,可以吟咏了。然而,诗人认为后代的人们难以理解裴中丞的才华和成就,每天都在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心思。
这首诗倾注了诗人对裴中丞才华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裴中丞的诗句新颖,清韵悦耳,折射出他深厚的才华和学识。而诗人同时也反思了后人对于才华的理解和欣赏的不足。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对才华的敬佩和对传承才华的忧虑,既是对裴中丞的歌颂,也是对后辈们的警示。
舴艋东归喜遂初,频拈枯笔赋幽居。细烧柏子供清坐,明点松肪读道书。苍爪嫩芽开露茗,红根小把瀹烟蔬。年来自许机心尽,颇怪飞鸥自作疏。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与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轨。
不惜佳人国为倾,髑髅头盖野狐精。丈夫更有何郎粉,老眼须君业镜明。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忽然辨疆哉,独得分专城。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馀事不着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