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破苏公十里堤,雕梁轧水漾虹霓。
杜鹃也恋钱唐景,不向西陵桥上啼。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西陵桥》是宋代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界破苏公十里堤,
雕梁轧水漾虹霓。
杜鹃也恋钱唐景,
不向西陵桥上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西陵桥的景色。诗人形容苏公十里堤的边界已被冲破,桥上的雕梁在水面上摩擦,激起了五彩斑斓的波纹。然而,即使杜鹃鸟也对美丽的唐景深深着迷,它却不在西陵桥上啼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思考。首先,界破苏公十里堤的描绘,暗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无穷的魅力。雕梁轧水漾虹霓的描绘,展示了桥上水波的美丽和色彩斑斓的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然而,诗人却通过杜鹃不在西陵桥上啼的细节,表达了对这美景的思考。杜鹃鸟作为一种富有响亮而悲伤的鸟类,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喜爱怀旧的象征。诗人通过杜鹃不在桥上啼的描述,暗示了桥上的美景并没有引起杜鹃的共鸣,或许是因为杜鹃已经对美景习以为常,或者是因为杜鹃鸟只关注自己的世界,而不理会外界的美景。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景色,并通过对杜鹃鸟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独特思考。它既赋予了自然景色以美感,又在细节中渗透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