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西泠桥》

西泠桥,水长在。
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
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砍为柴,青骢马,自西来。
昨日树头花,今日陌上土。
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作品评述

《西泠桥》是明代袁宏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泠桥,水长在。
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
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砍为柴,青骢马,自西来。
昨日树头花,今日陌上土。
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诗意:
《西泠桥》描绘了一个景象,以西泠桥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桥、水、松叶、莺、燕、油壁车、青骢马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痛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物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下面对每个意象进行简要解析:

首句“西泠桥,水长在”揭示了诗篇的基本背景,表明诗人所描绘的是一座历经时光变迁而依然存在的桥梁。

“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以松叶的形态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岁月的匆匆,而松叶坚韧不拴束,不愿束缚于时间的纷纭。

“莺如衫,燕如钗”通过莺和燕来描绘美好的春天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油壁车,砍为柴”和“青骢马,自西来”这两句描述了人事的变迁和物质的消亡。油壁车曾经是珍贵而昂贵的交通工具,现在却被砍为柴火;青骢马代表了昔日的豪华和繁荣,如今只是一匹寻常的马。

“昨日树头花,今日陌上土”这句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昨日的花朵已经凋零,变成了今天马路上的尘土,诗人感到悲伤和痛苦。

“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这句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不安。血和啼魂象征着生命和悲鸣,被逐散于风雨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无法挽回的事物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以及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痛惜之情。同时,从对自然景色和物象的细腻描绘中,也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情怀和对生命的深切感受。

  • 《和蒋发运》

    夜语翻千偈,书来又一言。此身真佛祖,何处不羲轩。船稳江吹坐,楼空月入樽。遥知思我处,醉墨在颓垣。

  • 《八月九日晚赋》

    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风经树杪声初紧,月入门扉影正方。一世不知谁後死,四时可爱是新凉。从今觅醉其当勉,酒似鹅儿破壳黄。

  • 《次韵杨信仲见贻郊居二首》

    野老樵夫作比闾,儒宫一亩亦安居。浇愁剩买村前酒,引睡频拈架上书。江近云烟长到户,人稀鸟鹊自驯除。不才已分时流弃,犹幸能延长者车。

  • 《官闲》

    官闲吏归早,岁晏寒欲盛。槐稀庭日多,鸟下人语静。幽花破寒色,过雁惊秋听。酒贱莫厌沽,北风行欲劲。

  • 《寄题胡穑斋盆池》

    穑斋主人嗜泉石,一舸来家楚江侧。水光山色晴逼人,中有轩窗更清绝。汲泉为池良不恶,坐见涟漪照金碧。匳开宝鉴大如许,月堕冰轮光欲溢。何须泰华寻玉井,谩说仇池有仙穴。个中风露无处著,长为照华洗炎热。嗟予疎懒真成癖,想像哦诗竟何益。安得身为穑斋客,醉卧池边听锦瑟。

  • 《谢南剑黄使君赠松纹剑》

    使君袖里玉渊虬,曾截蛮江江上流。海立山摇三尺外,风盲雨怪一时休。民元不许佩牛犊,客政何刀弹蒯缑。遮莫尘清便回使,青山犹赦郅支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