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问故邻,木兰坐旧床。
去恨已断绝,归意更凄凉。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喜鲁直还用前韵再作》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梵志问故邻,
木兰坐旧床。
去恨已断绝,
归意更凄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悲凉的场景。梵志是指出家人,他询问了他的故邻(旧友)的消息。木兰坐在旧床上,暗示她已经与过去的恩怨划清界限。诗人表达了离别和归乡的复杂情感,归意更加凄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离别和归乡的情感。梵志和木兰都是诗人创造的人物,他们代表了不同的角色和情感。梵志代表了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人,而木兰则象征了被世俗所困扰的人。他们之间的对话和木兰坐在旧床上的场景,传达了一种深沉的离别和无奈的情感。
诗人通过表达归意更凄凉,暗示了归乡的复杂心情。虽然离别的恨已经断绝,但归乡的心意却更加凄凉。这种凄凉既可能是因为归乡后的陌生感和失落感,也可能是因为归乡后的种种困境和挑战。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和归乡的情感,以及梵志和木兰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凄凉和无奈的心境。它展示了晁说之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情世故的敏锐触觉,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离别和归乡的复杂情感。
羊肠官路困跻攀,为米低头亦厚颜。尚欲束装趋帝阙,未能尽室返家山。青云新贵争先进,空谷幽人去不还。我独行藏两无取,狐疑丘壑市朝间。
红窗小泣低声怨,永夕春寒斗帐空。中酒落花飞絮乱,晓莺啼破梦匆匆。同谁更倚闲窗绣,落日红扉小院深。东复西流分水岭,恨无愁续断弦琴。寒信风飘霜叶黄,冷灯残月照空床。看君寄忆传文锦,字字萦愁写断肠。前堂画烛夜凝泪,半夜清香荔惹衾。烟锁竹枝寒宿鸟,水沉天色霁横参。
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湿菌生枯篱,润气醭素裳。东池虾蟆儿,无限相跳梁。野草侵花圃,忽与栏干长。门前无车马,苔色何苍苍。屋後昭亭山,又被云蔽藏。四向不可往,静坐唯一床。寂然忘外虑,微诵黄庭章。妻子笑我闲,曷不自举觞。已胜伯伦妇,一醉犹在傍。
陶公爱菊满园秋,甚欲持醪竟靡由。世事重华那复尔,无钱更觉少陵愁。
高郎客京华,好事有左顾。儒林丈人行,乃得曳裾处。亦知短褐底,蕴抱美无度。继今数公间,可但传新句。
为学未能识肩背,读书万卷空亡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