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戏马台》

台空马尽始知休,枳棘丛边鹿自游。
泗水不关兴废事,佛峰空锁古今愁。
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
欲吊英灵何处在,髑髅无数满长洲。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戏马台》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戏马台空了,马匹都已离去,才知道它们休息了;
枳棘丛边上的鹿自由自在地游荡;
泗水不关心兴废之事,佛峰空锁着古今的忧愁;
风吹拂着野甸上的稻花,夜晚时雨暗淡了山城中的枫叶;
想要寻找英灵在何处,只见长洲上骇人的髑髅无数。

诗意:
《戏马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寂静与孤寂的氛围。诗中的戏马台空荡荡的场景,暗示着忙碌的喧嚣已经过去,马匹离去后的宁静给人以休憩的感觉。枳棘丛边上的鹿自由自在地游荡,凸显了自然界的宁静和自由。泗水和佛峰则象征着时兴与兴废,但它们对这些事情毫不关心,佛峰更似乎锁住了古今的忧愁。风吹拂着野甸上的稻花,雨暗淡了山城中的枫叶,揭示了秋天的来临。诗人想要吊唁英灵,但却不知道英灵的所在,只见满满长洲上骇人的髑髅,给人以一种凄凉和深沉的感觉。

赏析:
《戏马台》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词以宁静、孤寂的意象为主线,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哲理和情感。戏马台空荡的场景寓意着喧嚣的结束和宁静的到来,给人以休憩和反思的空间。枳棘丛边的鹿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束,与戏马台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泗水和佛峰的描绘则以自然的态度对待人事,它们不关心兴废,佛峰更似乎锁住了古今的忧愁,给人以超越时空的思考。风吹野甸上的稻花和雨暗山城中的枫叶则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诗人想要吊唁英灵,但却不知道英灵所在,只见长洲上满满的髑髅,给人以一种恢弘和压抑的感觉,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深沉与忧愁。整首诗词以简明扼要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给读者以深思和共鸣。

  • 《为黄仲宣赋山中四章章四句》

    子疏于蹻,朋来其学。彼恶知兹,山中之乐。

  •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出门山气夕,循径入谿阴。野水经寒浅,秋风到晚深。草潜惊鹘兔,莎露啄鱼禽。自采黄花嗅,谁知独步心。

  • 《漫兴 其一》

    白雾黄烟惨百蛮,长年不见鹤书还。江河万里归沧海,山岭千重走剑关。白首词臣空堕泪,青春才子强回颜。旧愁新恨知多少?都在闲花野草间。

  • 《中秋长干曲三首》

    玉笙低引紫箫长,不许商音断客肠。听到月斜才入破,飞来七十二鸳鸯。

  • 《水调歌头 迎送神词,为刘润之赋》

    清秋好天气,禾黍已登场。群心思答神*,吉日复辰良。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仙伏俨长郎。巫觋传神语,出户舞伥伥。*肥*,沥桂酒,奠椒浆。一年好处须记,此乐最难忘。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健倒卧康庄。夜久群动息,风散一帘香。

  • 《苦热》

    老人气血少,日夜遭煎煮。点检槁形骸,能禁几寒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