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邻隐士龙虎鼎,东寺比丘坚密身。
欲知十室有信处,顾此两贤非世人。
战胜天魔初起定,宝成丹灶不妨贫。
何时共此闲居士,紫领长衫乐社神。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喜七兄疾愈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邻隐士龙虎鼎,
东寺比丘坚密身。
欲知十室有信处,
顾此两贤非世人。
战胜天魔初起定,
宝成丹灶不妨贫。
何时共此闲居士,
紫领长衫乐社神。
诗意:
这首诗词是张耒为庆祝七兄康复而创作的。诗中描绘了南邻的隐士龙虎鼎和东寺的比丘,他们都是非常坚守修行的人。诗人想要知道十个房间中哪个是有真实信仰的地方,只需看看这两位贤人即可,因为他们并非世俗之人。他们战胜了天魔,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修行成果,即使他们的财富不多,但他们的宝藏已经成就了丹炉。诗人期待着与这些闲居士一起共度时光,穿着紫领长衫,一同享受社交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两位隐士的形象和修行成果。通过对隐士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真实信仰和修行的向往。诗中的龙虎鼎和东寺比丘象征着不同的修行方式,但都展现了坚定和专注的精神。诗人通过对他们的赞美,强调了修行者的非凡之处,他们超越了世俗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理。诗人的期待和向往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分享的渴望。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修行者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崇尚自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
白日黄尘客路迷,偶寻幽事入烟扉。云行翠岫鹤争舞,月落青林人未归。自喜身心无世系,愿从岩谷谢朝衣。祥光洞口仙题在,读罢令人悟昨非。
百年如电复如风,昨日孩提今日翁。乍可生前称醉汉,也胜死后谥愚公。
古壕凿出明月背,楼角飞来兔影中。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溪藏画舫青纹接,人住荷花碧玉丛。谁把金鱼破清暑,晚云深处待归风。
高林风怒雨声黑,小阁灯背人语阑。谁知云外月高照,定是叶间莺最寒。时觉急飘愁未已,似闻徐滴喜初翻。骊驹北首榆关路,天晴烟树沙碛宽。
荒祠古道边,乔木翠森然。叠石为香案,攀藤挂纸钱。一时灵有迹,千载祀犹传。草草陈牛酒,深期大有年。
晚投村舍款此扉,一望门前野色微。西日堕云斜照尽,半山秋雨落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