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风凉月。
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
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
搴木末。
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
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
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
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是辛弃疾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
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
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
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
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的凉爽风和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离别的痛苦之情。
诗的开头描述了暑风和凉月,给人一种夜晚清凉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无数美丽的女子,她们身穿绿色衣服,手持乐器,犹如仪仗队一般。她们的容颜娇羞而掩饰不住,彼此之间也有嫉妒之情,聚集在芙渠花下。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潘娘,她的步伐和容貌都使人惋惜。与这个美丽的女子相比,连六郎也显得不够洁白。白鹭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晚晴之时,公子和佳人并肩而立。
诗人表示不愿多言,只想折一枝木末的花,让其与当年灵均的花一同留恋。心中有障碍,无法与所爱的人共度良宵,交往疏远,怨恨满怀,而得到的恩宠微乎其微。
最后两句表达了离骚文字千古流传,美好的事物一直延续至今。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再多问,只需畅饮千杯,享受眼前的美景,如同露水滴在荷叶上翻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夏夜的凉爽和美丽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悲伤之情。同时,诗人通过离骚的文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持久追求和珍视。整首诗以清新、优美的形象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诗歌才华和感人的情感。
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相唐德丛复兴隆,仁义条陈百奏中。正欲谏君今别驾,延龄更不念孤忠。
昔与君同巷,参差对柴荆。艰难奉老母,弦歌教诸生。藜藿饱臧获,布褐均弟兄。贫贱理则穷,礼义日益明。我亲本知道,家有月旦评。逡巡户牖间,时闻叹息声。善恶不可诬,孝弟神所听。我见此家人,处约能和平。它年彼君子,岂复地上行。尔来三十年,遗语空自惊。松阡映天末,苦泪
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左饣右崇}口。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
虫有卖油公,什伍处阴湿。长脚如蠨蛸,爱莫能助细走不及。儿童反接之,邀其吐微汗。所挟虽不多,坐此遭攟拾。
家里已无回日信,路边空有望乡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