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云暮卷,望澄空如水,千里一碧。
菱镜冰悬,桂输玉碾,喜见中原秋色。
老蟾炯炯无翳,阅尽尘寰今昔,堪恨处,度霓裳曾到,长生宫阙。
坐客。
休叹息。
看此清光,天岂限南北。
便好乘风,为持玉斧,修取山河如一。
西湖旧时花草,会遣孀娥重识。
从今去,举太平玩事,长如今夕。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喜迁莺(乙未中秋同诸北客玩月于颍州之南楼)》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轻云暮卷,望澄空如水,千里一碧。
轻盈的云彩在傍晚逐渐散开,望向天空清澈如水,一片碧蓝无垠。
菱镜冰悬,桂输玉碾,喜见中原秋色。
像水面上悬挂着冰一样,湖面上的菱荇倒映着桂树和玉石般明净的月亮,欣喜地看到了中原地区的秋天景色。
老蟾炯炯无翳,阅尽尘寰今昔,堪恨处,度霓裳曾到,长生宫阙。
老蟾蜍明亮而没有阴影,经历了无数的世事,感叹其中的遗憾之处,曾经游历过仙境,到过长生宫阙。
坐客。休叹息。看此清光,天岂限南北。
坐着的客人啊,不要叹息。看着这明亮的月光,天空可不仅仅限于南方和北方。
便好乘风,为持玉斧,修取山河如一。
就让我们乘着风,手持玉斧,修建起一片山河如同一体。
西湖旧时花草,会遣孀娥重识。
西湖昔日的花草,将会再次让孀娥(指嫦娥)重新认识。
从今去,举太平玩事,长如今夕。
从此以后,我们将举行太平盛世的娱乐活动,长久地延续下去,就像今晚一样。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乐观向上、充满希望的景象。作者通过描绘轻云、明亮的月光和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中融入了一些神话元素,如老蟾蜍和孀娥,增添了诗词的浪漫情调。整首诗词给人一种豁达、悠然自得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一岁坐看除得尽,百年正与死为邻。谁能思许无穷事,闭合开炉但饮醇。
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几年不见姊,眉与姊夫齐。春兰秋菊各芳泽,花蚤花迟总堪惜。生憎一对似花人,恼杀十年花下客。花时能几何,客恨不胜多。翻作相思树,缠丝复绕萝。鸳鸯宿海底,好梦落风波。空有青衫泪,双弹向翠蛾。寂寂杨花坞,迢迢桃叶渡。长江南北头,总是相思路。
惠持游蜀久,策杖欲西还。共别此宵月,独归何处山。对鸥沙草畔,洗足野云间。知有玄晖会,斋心受八关。
僧寺聚观刊石处,人家传写挂牌时。
生绢六幅淡墨图,伊人笔端有造化。骅骝汗血捉电光,牯牸倦耕眠草下。陂塘漠漠烟雨后,出水群鱼戏潇洒。细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寻常能画者。请君就此三景中,挥毫添我作渔翁。岸头孤石持竿坐,白鹭同居莆苇丛。有时寻诗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远。奚奴逐后背锦囊,木杪斜阳鸦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