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日乃倾,独何求於尔星。
煜煜夕日,不尚有朝。
皦皦君子,去谁繇招。
死如可从,生百不聊。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诗词:《夕日操》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令
我尽日乃倾,独何求於尔星。
煜煜夕日,不尚有朝。
皦皦君子,去谁繇招。
死如可从,生百不聊。
中文译文:
我整日心力交瘁,独自期待那夜空中的星辰。
夕阳辉煌炽热,并不向往黎明的光明。
清澈明亮的君子,请问你将离开何人的召唤?
如果死亡可随之而来,生存又有何意义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令创作的,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寻。诗中通过描述夕阳和星辰的景象,抒发了对光阴流逝和生命的无奈与疑惑。
首先,作者描绘了夕阳的壮丽景象,使用了形容词"煜煜"来形容夕阳的明亮辉煌。然而,他并不向往黎明的光明,这可能意味着对幼稚和浮躁的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安宁与宁静的追求。
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他称自己为"皦皦君子",这里的"皦皦"意为清澈明亮、高洁无瑕。他询问自己将离开谁的召唤,暗示了他对追求的对象和意义的思考。这里的"谁"可以理解为指向一种内心的呼唤或者追求,是对真实意义和价值的追寻。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思考。他提出如果死亡是可以随之而来的,那么生存又有何意义呢?这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质疑,对生与死的辩证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世俗追求的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折射出个人内心的追求和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疑问和困惑。这种哲思的诗意使得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价值。
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宿鸟能传语,残风且点心。山情怜澹坐,月色笑孤斟。惊我梅花睡,闻他竹叶吟。清归无所得,得句贵如金。
太帝天坛渤澥连,金霞苍壁隔埃尘。蓬丘不断青禽位,仙仗时来白虎軿。星籥岂惟壶内景,桃花长媚洞中天。优游笑把洪崖袂,瞬息人间又几年。
卷舒乐在游,仕宦甘吏隐。吾宗大雅士,为学先究本。楼居盘礴地,超然寄妙蕴。沉沉一机深,纳纳万象泯。人方窥端倪,我自绝畦畛。胡宁山川丽,诗卷规束攗。彼哉狭且露,之世坐拘窘。尝焉登斯楼,不博粲然冁。
思渺西风,怅行踪、浪逐南飞高雁。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蓬莱对起幽云,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浅。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十载寄吴苑。惯东篱深把,露黄偷翦。移暮影、照越镜,意销香断。秋娥赋得闲情,倚翠尊、小眉初展。深劝。待明朝、醉巾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