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夕日操》

我尽日乃倾,独何求於尔星。
煜煜夕日,不尚有朝。
皦皦君子,去谁繇招。
死如可从,生百不聊。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诗词:《夕日操》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令

我尽日乃倾,独何求於尔星。
煜煜夕日,不尚有朝。
皦皦君子,去谁繇招。
死如可从,生百不聊。

中文译文:
我整日心力交瘁,独自期待那夜空中的星辰。
夕阳辉煌炽热,并不向往黎明的光明。
清澈明亮的君子,请问你将离开何人的召唤?
如果死亡可随之而来,生存又有何意义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令创作的,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寻。诗中通过描述夕阳和星辰的景象,抒发了对光阴流逝和生命的无奈与疑惑。

首先,作者描绘了夕阳的壮丽景象,使用了形容词"煜煜"来形容夕阳的明亮辉煌。然而,他并不向往黎明的光明,这可能意味着对幼稚和浮躁的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安宁与宁静的追求。

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他称自己为"皦皦君子",这里的"皦皦"意为清澈明亮、高洁无瑕。他询问自己将离开谁的召唤,暗示了他对追求的对象和意义的思考。这里的"谁"可以理解为指向一种内心的呼唤或者追求,是对真实意义和价值的追寻。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思考。他提出如果死亡是可以随之而来的,那么生存又有何意义呢?这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质疑,对生与死的辩证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世俗追求的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折射出个人内心的追求和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疑问和困惑。这种哲思的诗意使得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价值。

  • 《题法院》

    胜景门闲对远山,竹深松老半含烟。皓月殿中三度磬,水晶宫里一僧禅。

  • 《子夜歌》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 《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 《杂曲》

    殿内一处起金房。并胜余人白玉堂。珊瑚挂镜临网户。芙蓉作帐照雕梁。房栊宛转垂翠幕。佳丽逶迤隐珠箔。风前花管扬难留。舞处花钿低不落。阳台通梦太非真。洛浦凌波复不新。曲中唯闻张女调。定有同姓可怜人。但愿私情赐斜领。不愿傍人相比并。妾门逢春自可荣。君面未秋何意冷。

  • 《感二鸟》

    雄雌双好鸟,托栖空树中。有蛇出傍穴,喷毒气如虹。半夜此惊飞,瞥目随西东。有喙不能达,啼云复啸风。回翔隔岁月,老木高童童。眼生众禽噪,虽近未由通。昨朝烟雨晦,并翼向幽丛。鹰鸇尚横集,扬扬意无穷。

  • 《次韵王圜中二首》

    网得金鳞不忍烹,一瓯春菜眼偏明。逢君强赋湖阴曲,顾我方趋日照城。散坐酴醿留客醉,过庭鹎鵊为谁鸣。还朝密迩非轻别,知有蒲轮访姓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